兔狲、雪豹、棕熊……生物多样性为何在这里成为“热点”

生物多样性为何在这里成为“热点”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25日 09版)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行动】
不久前 , 来自四川甘孜州石渠县的两只小兔狲成为“网红”——摄影师在长沙贡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拍摄到两只十分罕见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兔狲 , 两只小动物摇头晃脑、呆萌可爱 , 照片和视频一经发布立即引起网友的热烈追捧 。
不只是兔狲 , 还有白唇鹿、雪豹、金钱豹、藏野驴、棕熊……近年来 , 当地的各类国家级保护动物频频亮相短视频平台 。
四川甘孜州地处中国西南山地 , 是国际公认的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 。 在国际上 , 一般以特有物种的数量和所受威胁的程度评选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 。 甘孜州境内既包含海拔千余米的河谷地带 , 也拥有海拔六七千米的大雪山 , 高差达六千多米 , 复杂地形与特殊气候的结合 , 使这一地区的生物种类极其丰富 。 监测数据显示 , 甘孜州现有高等植物5223种、野生脊椎动物749种 , 野生动植物种类种群恢复性增长趋势明显 。
近期 , 采访人员专程来到甘孜州 , 探寻这里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发展的奥秘……
守住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底线
8月的高原 , 满眼皆绿 。 在甘孜州石渠县起坞乡广袤的草原上 , 竹帘围栏连成一片 , 延绵铺向远方 。 围栏内牧草正盛 , 长势喜人 。
然而几年前 , 这里还是一片满目疮痍的黑土滩——夏天零星长点草 , 冬天则成了沙滩地 。 风来沙起 , 黑土滩不断吞噬着绿色的草原 。
“这种轻度沙化是可治理、可控制的 。 ”石渠县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下定决心与草原沙化赛跑 , 在情况恶化之前彻底扭转沙化局面 。 为此 , 他们用竹帘将黑土滩围成小片固沙 , 并以牛羊粪便改良土壤 , 再混播牧草巩固治沙成果 。 五六年过去了 , 一片片黑土滩已经基本复绿 。
石渠县林草局引进的博士研究生刘哲荣专攻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 。 她告诉采访人员 , 在川西北高原治沙 , 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既治沙又致富 。
甘孜州沙化土地大多为过度放牧所致 , 长期以来形成恶性循环:过度放牧—土地沙化—草场减产—牧民贫困—过度放牧……
这些年来 , 甘孜州依靠市场手段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治沙 , 获取劳务收入 。 农牧民在参与治沙的过程中也逐渐明白:过度放牧是不可持续的——“你看治沙多不容易啊!如果都不长草了 , 牛羊就只能饿死了 。 ”
在刘哲荣的试验田里 , 一片片独立的小地块里种着不同的牧草 , 长势不一 。 她将用几年时间 , 筛选出产量高、耐性好、最适合本地气候的牧草推广播撒 , 帮助扩大草原单产和承载量 。
地处长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的甘孜 , 所付出的努力远不止治沙 。 近年来 , 甘孜州着力推进生态修复 , 完成水土流失、干旱河谷、沙化土地、退化草地等生态修复458.49万亩 , 建成国际重要湿地1个、省级重要湿地2个、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个 , 创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国家级湿地公园3个 ,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实现3个“百分之百” 。
把“生态脆弱区”建成了“生态示范区” , 甘孜州守住了承载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底线 。
让百姓成为野生动植物的坚定守护者
贡嘎雪山子梅垭口下的子梅村是一个只有10户人家的小村庄 。 “我们村虽然人少 , 但并不孤寂 , 雪豹、岩羊、毛冠鹿、猪獾、豹猫、雪鸽都是我们的好朋友 。 ”村民贡布说 。
贡嘎山被称为“蜀山之王” , 这里有雪山、森林、草甸和湖泊 , 鲜明的气候过渡性特征造就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 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因此设立 。 从地图上看 , 子梅村恰是一块“飞地” , 被保护区紧紧包围 。
“这里的老百姓都是我们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管理员和宣传员 。 ”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 保护区在邻近的每一个村庄都聘请了巡护队员就近开展日常巡护 , 起到“眼睛”“耳朵”和“嘴巴”的作用 。 贡布就是一名巡护队员 。
子梅村是贡嘎雪山徒步探险的必经之处 , 也是“驴友”的重要根据地 。 除了日常巡护 , 村民还参与经营客栈等旅游产业 , 日子越来越好过 。 猎人、伐木人主动转变身份 , 成了这片大山上动植物的坚定守护者 。
采访人员发现 , 在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不少曾经的猎人发挥熟悉野生动物习性的优势 , 转型成为向导 , 通过脚印、粪便等准确判断其行动规律 , 在物种调查、监测、研究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