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别!巨星陨落( 二 )


1964年 , 我国开始地下核试验预研 。 郑哲敏独立地与国外同行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力学模型——流体弹塑性体模型, 并应用这个模型对地下核试验当量作出了预报 。
他还钻研10年 , 先后解决了穿甲和破甲相似律、破甲机理、穿甲简化理论和射流稳定性等一系列问题 , 改变了中国常规武器落后状况 。
出于对爆炸事故和灾害的忧虑 , 郑哲敏组织开展了粉尘燃烧和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爆炸处理水下软基等研究 , 为国家解决了一批重大实际问题 。
“他从来都是以国家重大的、急迫的需求为选题方向 , 做‘雪中送炭’‘爬坡出汗’的工作 。 ”他的学生白以龙院士说 。
“看得更深一些、更远一些”
求学时 , 郑哲敏遇到了两位对他影响深远的人——他的大学老师钱伟长和博士生导师钱学森 。
“他们教了我很多科研精神、研究方法和做人的原则 , 让我终身受益 。 ”如今已是桃李满天下的郑哲敏始终对两位老师心存感激 。

痛别!巨星陨落
文章图片

郑哲敏(右)看望恩师钱学森
“钱学森先生曾对我说 , 你做这个问题要想到后面更大的问题是什么 , 这对我的影响很大, 就是说不要把眼光只局限在眼前的‘小’问题上。 ”这也成为郑哲敏一生治学的信条 。
郑哲敏继承了老师以应用力学为主的方向 , 他希望力学打开大门 , 走进更多行业 , 在发展高技术、实现传统工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作用 。
郑哲敏多次到大西北 , 看到大片黄土或戈壁滩遇到大雨容易形成泥石流 , 冲毁铁路和房屋 。 他心里感到不安 , 经常考虑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 经过长期思考和调研 , 他提出了力学应面向地学的观点 , 组织开展了环境和灾害流体力学研究 。
在他的倡导组织下 , 我国建立和发展了灾害力学、环境力学、海洋工程、热弹性力学、水弹性力学等多个力学分支学科或领域 。
早在1956年 , 郑哲敏就作为钱学森的助手参加了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力学学科规划的制订 。 1977年至1999年间 , 他一直是我国力学学科发展规划的主要领导者和制定者之一 。
“他是一位战略科学家 , 总是比别人看的更深一些 , 更远一些 。 ”学生兼同事洪友士说 。
但郑先生谦逊地说:“我的想法很简单 , 就想为国家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 ”
“搞科研要经得起寂寞”
年届九旬的郑先生每天时间安排很紧凑 。 “我起床后自己洗衣服、晾衣服 , 把做家务当做锻炼 , 上午到力学所上班半天 , 下午在家上网至少两个小时 , 天气好就出去散散步。 ”
总结自己长寿的“秘诀” , 他说:“主要是多走路 , 不大吃大喝 , 睡觉基本正常 , 看病‘勤快 ’。 ”
与他相处40多年的同事陈维波认为 , 郑先生长寿的最大秘诀是“心理健康”, 心无旁骛 , 从不在乎名利 。
在学生眼中 , 老师在有些问题上很“严厉” 。 学生李世海说:“有时候我参加社会活动多 , 他就会严肃批评我 , 告诫我要潜心研究 。 ”

痛别!巨星陨落
文章图片

“现在年轻人压力大 , 不能沉下心想远一点的事 。 ”郑先生说 , “只考虑‘近利’ , 必然影响他的成果和决心 。 ”
他语重心长地说 , 搞科研更多的时候很苦、很枯燥 , 要经得起寂寞 。
旁人看来 , 郑哲敏是功成名就的大科学家 , 但他却说出了自己的“遗憾” :一是就做了这么几项工作 , “没能做更多的事”;二是一些时候有些胆怯 , 不敢想 , 所以“该抓住的一些机遇溜走了” 。
如今 , 郑先生肩上的科研担子减轻了许多 , 但他对中国科学未来发展的思考却没有停止 , 并且亲自带着博士生 。
闲暇时候 , 先生喜欢看一些哲学、科学史的书 , 听一些“不太热闹”的音乐 , 最喜欢巴赫和贝多芬 。

痛别!巨星陨落
文章图片

在郑哲敏回国前夕
钱学森曾这样嘱咐他:
“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这也成了郑哲敏坚持一辈子的理念
他说:“我从过去走到现在
并没有什么清晰的路线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
那就是富国强民的愿望”
先生之风 , 山高水长
后来之人 , 永怀感念
送别郑哲敏院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