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具体专业按大类招生,高招新模式怎么就成了“陷阱”?( 二 )


“专业优先”的投档方式 , 实际上削弱了名校光环对弱势专业的保护作用 。 有些时候 , 普通高校的强势专业分数甚至能超过老牌“211”“985”高校 。 在这种情况下 ,院系合作 , “抱团取暖” , 既增加了考生的录取机会 , 也成为高校提高生源质量、稳定录取分数线的重要举措 。
目前 , 国内高校的大类招生大致有三种模式 , 有些高校这几种模式均会采用 。 一是按学科门类招生 , 根据专业相近理念 , 将全校的专业重新整合成如经济学、管理学、机械学、电子学等若干大类 , 如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二是以试验班形式招生 , 面向部分学生 , 如浙江大学工科试验班、武汉大学工科试验班;三是新生统一进入一个学院 , 在低年级时不分专业接受通识教育 , 之后再确定专业 , 如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 。
课程设置不合理 , 冷热专业差异大
北京某“双一流”建设高校 , 近几年也成立了书院 , 全面实施大类招生 。 该校某书院教师刘江(化名)告诉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 学校的改革 , 确实是在摸索中前行 。
大类招生 , 就需要大类培养 。 但打通院系壁垒之后 , 怎么给一年级的学生上课 , 上什么课 , 成了一个新问题 。 一开始 , 习惯了专业教育的老师也很迷茫 , 至于课程设置 , 只能让大类专业涉及到的学院自行协商 。 “最后 , 怎么上课成了各个学院的博弈 。 ”
陈志文也直言 , 有的学校看起来搞了大类招生 , 但只是把大类招生简单作为应对新高考的举措 , 并没有抓住改革良机 , 下大力气推行大类培养 。 只有大类培养之名 , 没有大类培养之实 。 真正的大类培养 , 要重构课程体系 , 而不是简单搞大拼盘 , 大杂烩 。 “我管这种叫‘对付性’大类培养 。 ”
如果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 带来的问题就是 , 通才培养不成 , 专才又是半桶水晃荡 。 有些老师对大类招生有意见 , 认为大类招生弱化了专业教育 , 压缩了学生专业学习的时间 。 “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是 , 有相当比例的孩子 , 在专业分流后还处于一种专业知识欠缺的状态 , 还得再补课 。 ”张端鸿说 。
高校一般会在一年的大类培养后对学生进行专业分流 , 志愿优先 , 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其他表现 , 有的学校也会将高考成绩作为参考因素 。
“都说大类招生扩展了学生的专业选择自主权 , 给了他们更充足时间了解专业、认清自己 。 但这可能只是个美好的愿望 。 ”刘江坦言 , 从这几年专业分流的情况来看 , 即使上了一年的大类基础课程 , 学生在选择专业时还是感到迷茫 。 他感慨 , 很多孩子欠缺的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 学生一直以来最不擅长的事 , 就是做选择 。
因为迷茫 , 选专业时 , 不如就考虑更现实的“冷热”因素 。 “老师也一直在做引导 , 但架不住社会上声音那么大 。 学生一看某些专业总被吐槽不好就业 , 那肯定是要趋‘热’避‘冷’ 。 ”刘江说 。
如果冲击热门专业的学生太多 , 必然有一部分人的专业志愿无法得到满足——他们会被调剂 。
专业分流 , 是二次选择 , 也是二次竞争 。
学生学习的最大感受 , 则是累 。 刘江听到最多的抱怨是 , “什么都要学一点 , 就像是在上高四” 。 用现在流行的词 , 叫“卷” 。 大一时的成绩足够好 , 分流时才能如愿以偿进入大类里的热门专业 。 但大学里的竞争 , 是和一群同样优秀的人之间的竞争 , 比高中的竞争难度还要更上一层楼 。 所以 , 有学生说 , 学得比高三还苦 。
张端鸿分析道 , 学校开展大类培养的本意 , 是希望学生多阅读、多积累 , 多注重“通” 。 但在强烈的目标导向下 , 一些学生做的不是探究性、兴趣性学习 , 而是回到了中学阶段的应试性学习 。 “这对人才培养改革又不能算是一件好事 。 ”张端鸿表示 。
大类中的冷门专业老师 , 对自家专业的处境也颇有微词 。
每年分流结束后 , 冷门专业接收的学生中 , 有相当一部分是不想来这个专业但成绩不够好的学生 , 他们是专业分流竞争中的“落后者” 。 刘江举例说 , 第一年他所在的大类做专业分流时 , 分流到某冷门专业的学生里 , 只有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把它作为第一志愿 。
“老师心里也是有意见的 , 觉得只能捡剩下的学生 。 ”刘江说 , 老师私下担心长此以往 , 形成马太效应 , 专业强者恒强 , 弱者恒弱 。
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改革难 , 专业分流兼顾学生意愿与专业发展难 , 冷热专业差异弥合难……这些都是高校推行大类招生改革时可能陷入的困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