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具体专业按大类招生,高招新模式怎么就成了“陷阱”?( 三 )


大类招生改革 , 需要建立支撑体系
大类招生 , 不仅是招生改革 , 还是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
时任广州大学副校长的禹奇才曾指出 , 大类招生与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 对学校资源条件及教学管理水平的要求高 。 各高校要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 , 谨慎操作 , 分步实施 , 稳步推进 。
他分析 , 在做大类培养课程设计时 , 要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 , 将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等要求转化为具体教学内容 , 进而提炼升华 , 将具体教学内容转化为支撑培养目标的各教学模块及教学要求 , 最后进行分类整合 , 构建课程体系 , 让每项核心知识、专业能力及素质要求都能具体落实到教学之中 。
分流时大类内专业冷热不均 , 是经常出现的情况 。 它对冷门专业是危机 , 但也可能是转机 。
陈志文坦言 , 有些“冷”需要保护 , 有些并不值得 。 他举例说 , 不少高校都偏好建设化学专业 , 因为它是“论文大户” , 容易出成绩、有数字 , 看起来热闹 。 但是 , 这并不必然意味着专业本身就有竞争力 , 有社会认可度 。 “有些专业的社会需求不旺盛 , 这就要思考下该专业是不是值得存在 , 是不是要招那么多人?”陈志文直言 , 在“大类招生、专业分流”的人才培养背景下 , 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 , 大胆放弃一些不适合自己的鸡肋专业 。
分流时的竞争 , 其实不仅是学生之间的竞争 , 也是专业之间的竞争 。 张端鸿说 , 学生“用脚投票” , 也是倒逼高校推动学科和专业改革 , 加强专业建设 。 对专业老师来说 , 守住专业 , 就是守住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 。 他们要通过自身努力 , 提高专业地位和专业声誉 。
“越是当前吸引学生有困难 , 越是说明专业发展方向需要进一步凝练 。 ”张端鸿说 , 过程确实很痛苦 , 但高校和老师都必须面对 。 如果老师在人才培养上投入更多 , 想出更多办法提升专业吸引力 , 情况也会发生改变 。
面对问题 , 解决问题 , 这是所有改革的必经之路 。
“大类招生一直存在争议 。 ”张端鸿说 ,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观念的转变还需要时间 。 高校认为 , 本科阶段的教育核心理念是为学生的未来提供更大可能性 , 但学生在就业的压力下 , 考虑得更为功利和现实 。 “他们不想要‘可能性’ , 或者说 , 他们认为热门专业就是更好的可能性 。 相比于学校那些听起来很美的人才培养理念 , 他们更关心的是 , 四年后走出校园时 , 以什么专业身份走入人才市场 。 ”
大家追求短期利益 , 追求可以抓得住的结果 , 这也需要高校对学生加强引导 。 北京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尹兆华撰文指出 , 在专业分流时 , 要坚持综合考量 , 不能只看学生学习成绩 , 也要看他的潜能与兴趣 , 并尽量坚持以生为本 。 高校还要有意识地多给学生做工作 ,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 , 引导他们从职业发展的角度认识和选择专业 , 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咨询指导服务 。
大类招生 , 无法一蹴而就 。 它考验高校的智慧 , 需要高校为这一改革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支撑体系 。 否则 , 就容易遭到质疑 。
刘江看到 , 从开展大类招生开始 , 学校就一直在改进和优化大类培养的课程设置 。 “我们要承认 , 大类招生培养带来的好处不是立竿见影的 。 ”但变化已经发生 。 刘江观察到 , 学生接触的人更多 , 了解的东西更广 , 有些学生还会有意识地在高年级时做一些跨学科的科研项目 。
张端鸿也告诉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 他们跟已经毕业的学生做过访谈 。 当学生回头看时也会发现 , 一年级接受基础和通识教育是必要的 。 真正走向社会后 , 他们会感激那段时光 。
【不分具体专业按大类招生,高招新模式怎么就成了“陷阱”?】“可以说 , 短时间内 , 针对大类招生的争议还会继续存在 。 观念的改变 , 需要时间;人才培养生态环境的营造 , 也需要时间 。 ”张端鸿强调 , “但是 , 改革会继续进行下去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