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腾|《在路上》:暮光女克里斯汀,大胆演绎美国「垮掉的一代」!

沈腾|《在路上》:暮光女克里斯汀,大胆演绎美国「垮掉的一代」!

文章图片

沈腾|《在路上》:暮光女克里斯汀,大胆演绎美国「垮掉的一代」!

文章图片

沈腾|《在路上》:暮光女克里斯汀,大胆演绎美国「垮掉的一代」!

文章图片

沈腾|《在路上》:暮光女克里斯汀,大胆演绎美国「垮掉的一代」!

文章图片

沈腾|《在路上》:暮光女克里斯汀,大胆演绎美国「垮掉的一代」!

文章图片

沈腾|《在路上》:暮光女克里斯汀,大胆演绎美国「垮掉的一代」!

文章图片

沈腾|《在路上》:暮光女克里斯汀,大胆演绎美国「垮掉的一代」!

文章图片

沈腾|《在路上》:暮光女克里斯汀,大胆演绎美国「垮掉的一代」!

文章图片



《在路上》改编自美国小说家杰克·凯鲁亚克的同名小说《On the Road》 , 以1947到1950年为全书以萨尔(萨姆·赖利 饰)为第一人称叙述关于他和迪安(加内特·赫德兰 饰)等人驱车横跨美国大陆的故事 。

杰克·凯鲁亚克花了七年的时间旅行 , 途中曾断断续续写过许多版本 , 但最终这版本只花了三周便将这部累累长的小说写完 , 造成当时的轰动 , 也成了「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的代表作家之一 。

萨尔是一个灵感枯竭的年轻作家 , 碰上风流倜傥、玩世不恭的泊车小弟迪安便一拍即合 。
他们身上散发出一种「落魄并且迷人」的自信 , 对一切事物感到好奇 , 此外迪安16岁前妻玛丽露(克里斯汀·斯图尔特 饰)远行为主轴 , 不断地透过爵士乐、药物、酒精、性来追寻更纯粹更内化的灵感及个人自由之极限 。

尤其那年代的年轻人对爵士乐之喜好就好像现在年轻人对电子乐沉迷一样 , 这是因为那时代听爵士乐被视为一种反叛的象征 。

一群年轻人聚在拥挤的小屋里播放着爵士乐 , 看迪安和玛丽露如何挥霍生命的力量随着音乐尽情地跳舞 , 直到汗流浃背仍无法停下跳跃的脚步 , 用身体语言告诉我们他们是如此尽情地享受着爵士乐带来的快感 。

对于年轻人来说抽大麻、饮酒、跳舞、寻欢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以忘却烦恼 , 性在本片里尤其是男主角来说如同家常便饭 , 家里有个糟糠之妻克尔斯滕·邓斯特 , 外出游荡有着小女友克里斯汀·斯图尔特跟随 。

在他们的世界里似乎没有朋友妻不可戏这个规范 , 三人行里好像变得稀松平常 , 把女友跟好友分享如同家常便饭 , 诸如三位主角在车里裸体也不过尔尔 , 演变好后来和同性发生关系也不足为奇 , 性是最明显背道而驰的道德约束例子 。

曾拍过《中央车站》及《摩托日记》的巴西籍导演沃尔特·塞勒斯擅长刻画旅途中的人物细节 , 并带有一种温暖的底色 。 这也许与原著那种彻底放荡洒脱的基调有所出入 , 但无疑也带给观众因相互抵触而产生对自由之狂妄的无力感 。

看完这部电影不禁令人相信这是否就是接下来60年代嬉皮文化的发殇——看迪安狂妄自大且无乐不作 , 或萨尔和诗人朋友卡罗(汤姆·斯图里奇 饰)对文学及生命自我意识之探索及破除 , 都不禁让人也想参与他们的讨论 。

然而经典小说要改编成电影向来都是极具挑战之事 , 尤其小说的情节铺陈极其琐碎及繁杂 , 如何筛选情节是一个很大的学问 , 一不小心就会成了一笔无聊的流水账 。

就电影而言 , 导演算是成功抓住了故事的主要动线 , 没漏掉重要的叙事转折 , 也把小说中无法表现出来的元素一一具象化 。

比如爵士乐带给年轻人的撼动 , 旅途中令人屏息的美景 , 都在观众脑中烙下更美好的印记 。 但也因为小说的叙事方式原本就是破碎的 , 电影也使用了一些衔接不起来的镜头 , 也许是为了呼应小说所营造的氛围 , 但表现在电影中却令人难以享受 。

也许不是所有的小说都适合搬上大屏幕 , 一如村上春树小说《挪威的森林》被翻拍成电影也引起村上迷的反感一样 。 毕竟小说本身可以提供读者幻想 , 当变成电影就成了流水账 , 毫无高潮起伏 , 这些人一路上不断的旅行 , 从寒带走到热带 , 历经各种湖光山水美景 , 让人心旷神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