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品牌|国潮护肤品牌“起风”了,空白的港股市场留给谁来填?

多年前,国内护肤品行业还是国外大牌横行的时代,在每个爱美女生的护肤盒里,几乎都有国外品牌的存在,特别是此前较火的Sk-II神仙水,一度长期霸榜。
不过近几年,随着我国国货的崛起,很多国产品牌开始出现在消费者眼中,花西子、完美日记等国潮品牌混的风生水起,一些微商品牌也开始打着国货的名号纷纷掀起新一轮浪潮。
近期,“AOEO”、YOKIA、“UNISKIN优时颜”等国产护肤品牌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其中,不乏红杉资本、高榕资本等知名机构的存在。
另外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20年一年,就有超过20家国内护肤品公司获得融资,融资规模累计超过10亿元。国产护肤品牌为何在近年来能频受资本市场青睐?或许我们要从国产护肤品的发展史说起。
护肤简史:80年的兴衰
说起中国近代化妆品,成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时间,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末期。
1898年,中国第一家现代化妆品企业“广生行”成立,其在20世纪初推出的“双妹雪花膏”自诞生起就风靡上流名媛圈,迅速占领了中国的化妆品市场。
从时间上观察,广生行的诞生与同类国际知名品牌旁氏、夏士莲处在同一时段,加之本土作战的优势,让广生行的护肤品系列长期处在一线市场。
经过近25年的发展,1931年,终于诞生了国内首个护肤品牌“百雀 羚”,到了1945年,颇具知名度的百雀羚已在战火纷飞中跃升国内护肤品领域第一品牌。
随着改革开放,国内商业环境陆续复苏,国产护肤品牌重新在国内护肤品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时间来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宝、小护士、丁家宜、美加净、郁美净等国货护肤品的蜂拥入局,加固了国产护肤品牌的市场地位。2002年,大宝和小护士分列中国护肤品市场的冠亚军,丁家宜、羽西等国牌的市占率也名列前茅。
不过伴随国内市场对外开放的深入,一批以欧莱雅、资深堂为代表的国外护肤巨头登陆中国,凭借自身优势的加持,加之国内消费观念的转变,国内护肤领域很快成了外资品牌的天下。
2003-2004年,欧莱雅先后收购小护士和羽西;2008年,强生收购大宝;2011年,科蒂收购丁家宜......
虽然在2008年,给了仅存的国产品牌一口喘息的时间,但在当时“韩妆”流行的趋势下,也逐渐没落。
2012年,“悦诗风吟”、“TFS”、“Skin Food”等韩式护肤迅速崛起,“悦诗风吟”在此后几年始终保持着每年超30%的销售额增速。国产护肤品牌虽然做出相应对策,但在“韩妆”以及国外品牌的双重夹击下,也只是强弩之末。
转折的时间点发生在2016年,随着“新消费”的崛起,消费群体的转变,“Z世代”的强势进场让阔别了20年的国产护肤品牌,看到了重回历史舞台的机遇。
截止目前,仅在广州的国内美妆工厂就超过1万家,以科丝美诗、莹特丽为代表的国际老牌工厂也逐渐开始开放对国货品牌的代工。
国产护肤品牌的故事还在继续,那么,在国外品牌云集的中国护肤市场,国产品牌为何能重新崛起,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国潮开路,国货崛起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到2018年,中国人均GNI就达9732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这也带动了我国消费结构的持续升级。
在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国人对外在形象要求与认知持续提升以及核心消费人群结构的变化等一系列因素驱动下,国内护肤品行业一直保持稳健增长。
尤其是近两年以来,国内护肤品市场需求迅速增长,行业市场规模增速不断提升。根据欧睿咨询统计,2012-2019年国内护肤品市场年均复合增速达到9.8%,远超同期全球化护肤品市场年均复合增速的1.1%,到了2020年, 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630亿元。
国产品牌|国潮护肤品牌“起风”了,空白的港股市场留给谁来填?
文章插图
以HFP、完美日记、花西子为代表的新锐国货品牌冒尖而出,短短两年时间实现了过去传统品牌10年才能达到的规模。
回看国货品牌的崛起之路,与“国潮”的发展有着直接关系。
近年来,“国潮”悄然兴起,刮起了强烈的浪潮风暴。在互联网盛行的今天,只要你能想到的行业,基本在网上都能搜到有关“国潮”的字样。
国产品牌|国潮护肤品牌“起风”了,空白的港股市场留给谁来填?】2018年,“国潮”爆发,市场上将其称为“国潮”元年,同年2月,李宁携中国风时装走上纽约时装周,”中国李宁“四个字开始刷屏朋友圈,国潮大幕正式拉开,这一年几乎各行各业都在往“国潮”上靠,甚至连周黑鸭、泸州老窖也跨界做起了“国潮”美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