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妮|请娱乐圈停止批量生产倪妮( 三 )


事业上高开低走 , 时尚圈却风生水起 。
走红毯 , 接代言 , 上杂志 , 是高级感的代名词 , 是大牌青睐的宠儿 。
当“时尚咖”标签钉在演员的身份上 , 当观众起了她们应该有高级感的期待 。
时尚就开始“入侵”角色本身 。
钟楚曦在《荞麦疯长》里的绿裙造型 , 倪妮在《流金岁月》宛如走秀的出场 。
单拎出来说是红毯照 , 也无违和感 。

而一个演员 , 如果接到的角色都大同小异 , 表演也往人设上靠时 。
还怎么出代表作 。
还是说 , 红毯就是最好的代表作?

03

卷红毯 , 不如卷作品
当年 , 国内明星大量涌入戛纳红毯时 , 媒体曾采访巩俐 , 如何看待没有作品还来走红毯?
巩俐说:“如果说自己有10部电影 , 我非常愿意来走10次红毯 , 因为可以宣传电影 。 而自己没有作品 , 还来走红毯 , 那简直就是脑子有毛病 。 ”
铺设红地毯习俗已经存在了几千年 , 但一直都是皇室贵族的象征 。
直到1961年 , 红毯第一次被引入奥斯卡颁奖典礼 。 从此 , 走红毯被赋予了宣传并庆祝电影的意义 。
就像巩俐说的 , 红毯应该是为作品锦上添花的添头 , 而非如今的本末倒置 。
尽管红毯天然就带有时尚属性 , 但属于演员的时尚该是什么呢?
巩俐早期走的两次戛纳红毯 , 一次是穿着素色旗袍来宣传《活着》 , 另一次即是著名出圈造型 , 1993年跟着《霸王别姬》剧组亮相的白衬衣黑裙 。


她身上穿的都不是大牌高定 , 甚至93年这次戴着的首饰还是塑料的 。
但你看现场照 , 时隔近三十年 , 都不觉得廉价过时 , 站在那就是高级感拉满的女王 。

归根结底 , 演员独属的时尚感 , 是来自有好作品支持的气场 。
气场强 , 一举一动 , 一颦一笑 , 都会散发出个性十足的张力 , 这才是制霸红毯的底气 。
所以后来有女星再想效仿 , 也不过是东施效颦 。

张曼玉更随性 , 几次来戛纳 , 都穿着白T牛仔裤走红毯 , 但相机全对着她 , 星光璀璨 , 风头无两 。

因为她是来拿影后的 。
迄今为止 , 张曼玉是中国唯一的戛纳影后 , 也是唯一同时获得柏林电影节 , 戛纳电影节和亚太电影节影后的华人演员 , 金马奖和金像奖更是拿到手软 。
所以穿搭再极简 , 也挡不住本人的星光熠熠 。
张曼玉和巩俐不同 , 巩俐是天生的演员 , 但张曼玉几乎没有演戏天赋 。
港姐出身的她初入影视圈时 , 也是“流量小花” 。
美则美矣 , 可演技用一个成语就可以形容——
呆若木鸡 。

直到遇到《阮玲玉》 。
在剧组拍戏时 , 她深陷情感危机 , 成为被娱乐圈嘲笑的笑柄 。
张曼玉的回应方式 , 是把痛苦绝望的心境 , 一股脑地揉进角色里 , 抛掉美貌去打磨演技 。
这才有了那记入影史的 , 凛冽、决绝的回眸 。

从此 , 张曼玉才在表演上开了窍 , 留下一个个经典的影史角色 。
张曼玉的硬件条件够优秀了 , 但她早早就明白 , 美貌这辆顺风车 , 来得快去得也快 。
只有把发力点集中在业务水平的打磨上 , 有过硬作品时 , 那么再多的诋毁谩骂 , 都无法拉她下神坛 。
红毯内卷也一样 。
它本质上是主办方、品牌商、媒体和明星联合起来贩卖美貌 , 而美貌是能快速直接让人记住的途径 , 也是最容易被取代的快消品 。
今年刮港风复古热 , 明年流行迪士尼在逃公主 , 后年或许又吹姬圈大佬风 。

就算能在一次次的红毯内卷上拔得头筹 , 但暴露在闪光灯下的时间越久 , 沉淀自身演技的机会就越少 。
王传君曾说过 , 演员是要藏起来的 。
当演员已经习惯扮演红毯前光鲜亮丽的大明星 , 又能演出几分镜头下平凡的普通人 。
彼时就如空中楼阁 , 盖的楼再高 , 烟消云散也只是一瞬 。
红毯内卷 , 卷到最后 , 原来被卷住的竟是自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