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院士”李万君:焊好高铁“两条腿”,保障日行千里

“转向架是高铁的两条腿 , 是轱辘和车体连接最重要的部件 。 高铁能否跑得又快又稳 , 全靠转向架和它的零部件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转向架制造中心焊接车间电焊工、中车首席技能专家李万君对澎湃新闻表示 。
在中车长客工作34年来 , 李万君始终坚守在焊接岗位一线 , 从一名普通焊工成长为我国高铁焊接专家 , 总结并制定了30多种转向架焊接操作方法 。 李万君先后荣获“中华技能大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大国工匠”等荣誉 , 被誉为“工人院士”、“高铁焊接大师” 。
“作为一个高铁焊工 , 就要用智慧和技能把手中的产品不断升华 , 最后达到极致 , 变为艺术品 , 这就是‘工匠精神’ 。 ”李万君说 。
突破转向架核心技术 , 高铁工人大显身手
据中车长客介绍 , 我国高速动车组能以如此高的速度和稳定性奔驰在祖国的广袤大地上 , 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转向架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 转向架是高铁行走的关键部分 , 关系到高铁运行时的速度与安全 。 转向架制造技术 , 也被列为高速动车组的九大核心技术之一 。
李万君就工作在转向架焊接岗位上 。 他先后参与了我国几十种城铁车、动车组转向架的首件试制工作 , 总结并制定了30多种转向架焊接操作方法 , 技术攻关150多项 , 其中37项获得国家专利 , 代表了中国轨道车辆转向架构架焊接的世界最高水平 。

“工人院士”李万君:焊好高铁“两条腿”,保障日行千里
文章图片

工作中的李万君 。 受访者供图 。
2007年 , 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 , 使得旅客列车最高时速达到250公里 。 其时 , 时速250公里动车组在中车长客试制生产 。 由于转向架环口要承载重达50吨的车体重量 , 因此成为高速动车组制造的关键部位 , 其焊接成型质量要求极高 。
李万君回忆 , 该车型的第一个转向架就是他焊接的 , 但外国专家来做首件鉴定后说No , 指出里面不融合缺陷过多 , 有开裂翻车风险 。
“当时我一听 , 脸腾一下通红 。 作为客车厂第一高手 , 你都焊不了别人怎么焊呢?”李万君说 , 他当时中午饭都吃不下 , 埋头钻研半个月 , 发现边焊边转圈 , 一焊枪一气呵成 , 一个接头都没有 。 最终 , 他总结出“环口焊接七步操作法” , 成功突破国外的技术封锁 , 保证了动车组转向架的批量生产 。
2017年 9月21日起 , 全国铁路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 , 7对“复兴号”动车组将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 , 调整运行图后 , 中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 。
李万君介绍 , 2015年起 , 他带领的攻关团队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开展复兴号动车组试制工作 , 当时没有国外技术可借鉴 , 一开始就遇到了困难 。 “当时我们生产两节车 , 4个转架 , 8个扭杆座 , 关系到列车运行当中每天上万次的摆动 , 扭杆座弯道极多 , 刚开始焊8个扭杆座都不合格 。 ”李万君回忆 , 最初他们想过改设计 , 可这是既定图纸的很难改动;他们也想过放宽质量 , 可动车组350公里时速跟飞机起跑速度一样 , 质量关系着旅客的生命安全 。
李万君便带领徒弟们刻苦摸索 , 不断试验 , 最终成功突破了转向架侧梁扭杆座不规则焊缝等多项技术难题 , 保证了复兴号的如期生产 。
李万君至今清晰地记得 , 2017年6月26日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在京沪高铁首发那天 , 他看到乘客们买到第一趟车票纷纷自拍时 , 一种祖国强大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 “中国高铁终于从追赶走到了领跑的新时代!”李万君说 。
34年精益求精 , “大国工匠”磨砺出
“作为一个高铁焊工 , 就要用智慧和技能把手中的产品不断升华 , 最后达到极致 , 变为艺术品 , 这就是‘工匠精神’ 。 ”李万君说 。
做焊工34年 , 李万君就钻这一门“手艺” , 直到把经验变成科技 。
34年前 , 李万君刚进厂的时 , 做的是水箱工段的电焊工 。 “远看像逃难的 , 近看像要饭的 , 仔细一看是水箱工段干电焊 。 ”李万君说 , 当时厂里流行的这句玩笑话 , 正是形容他们 。
他回忆道 , 那时还用老式焊条、电弧焊 , 20多个焊工一开电焊机 , 屋里就烟气直冒 , 10米开外看不见人 。 晚上口罩一摘 , 鼻孔里已被焊烟熏黑 。 衣服上经常烧出大大小小的窟窿 , 棉花都露出来 。
当时跟李万君同岗位的28个职高同学 , 不到一年时间 , 调走了25个 。 李万君也想过走 , 父亲劝他 , “万君 , 咱没有文凭 , 到哪都是当技术工人 。 电焊工还有点技术 , 将来说不定有出息 , 你就好好干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