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又一刀越整越上瘾!七成职场人月投重金救颜值,“容貌焦虑”有推手|半岛聚焦 | 焦虑

文/图半岛全媒体首席采访人员 钟迎雪
一刀又一刀越整越上瘾!七成职场人月投重金救颜值,“容貌焦虑”有推手|半岛聚焦 | 焦虑
文章插图

一刀又一刀越整越上瘾!七成职场人月投重金救颜值,“容貌焦虑”有推手|半岛聚焦 | 焦虑
文章插图

“还未结束高考,已经有不少高三学生以及家长提前预约到店咨询时间了,暑假是学生做医美的高峰期”,香港东路一家整形医院咨询顾问说。如今,从美妆护肤到医美整形,“颜值”彻底成为了一门生意,“精灵耳朵、小腿阻断术”冲上热搜,制造“容貌焦虑“者以潜移默化的审美观念“引导”着大众认知,产生了数量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小的“容貌焦虑”者。那么到底是谁在“焦虑”自己?近日,采访人员深入整形医院、美容店、化妆品门店等地探访,从“她们”身上找答案。
一刀又一刀越整越上瘾!七成职场人月投重金救颜值,“容貌焦虑”有推手|半岛聚焦 | 焦虑
文章插图

某高校学生通过APP学习美妆,了解一些医美项目
“颜值”变生意,市场创新高“这个粉饼,绝对不卡粉,必须囤“。青岛某高校大三学生小雨(化名)躺在床上看网络主播展示各种护肤美妆用品的测评。化妆水、口红、眼影色号,哪一款产品效果如何,如何搭配,立即下单优惠价多少……手机里传出的主播讲解声音,时不时引来舍友凑身上前观看,一同观看这场直播的,还有数万网友。
“美白产品前十名,防晒必入手,值得做的医美项目……”除了美妆直播,如今手机上各大社交平台都开设护肤美妆专栏,各种“美妆大咖”以文字或者短视频的形式分享着自己变美的秘密。甚至有微博博主把自己做医美项目的过程全公开,如何护肤,“种草”哪些化妆品成了很多女性交流的必备话题。显而易见,在大众追求美、崇尚美的年代,从美妆护肤到医美整形,“颜值”正成为一门生意。
继开眼角、磨颧骨、瘦脸针之后,还有人对耳朵”下手“,近日,“精灵耳朵”冲上热搜。指的是最近一些网红,为了变美,开始给耳朵打针,塑形。还有骇人听闻的“小腿阻断术”,切除腿部的肌肉神经分支,以达到小腿自然萎缩,然后显瘦的目的。尽管很快有专业医生呼吁这种整容方式不能做,不仅会带来各种并发症,日常的走路跑步都会受到影响,并且这种伤害终生不可逆,可一些“爱美”的女生,依旧向险而行。
一刀又一刀越整越上瘾!七成职场人月投重金救颜值,“容貌焦虑”有推手|半岛聚焦 | 焦虑
文章插图

某高校学生通过APP学习美妆,了解一些医美项目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化妆品行业整体市场规模接近5000亿元。2020年“双十一”购物节期间,化妆品面部护理套装一项的销售额就超过110亿元。2019年,中国的医美产业年收入达270亿美元,占全球的五分之一,每年增长29%。到2023年,将达到480亿美元,“95后”成为消费的主力军。
做美甲,嫁接睫毛,文半永久眉毛……已经是很多女性的“家常便饭”,特别是美甲以及嫁接睫毛,十个女的起码有一半经常做,都是办卡消费,很多的顾客都是00后了。在崂山区,经营十多年美甲工作室的老板超超告诉采访人员,现在很少有女性顾客选择单次消费,都是办卡消费,一年最少消费三千块钱,而且很多都是结伴而来。
“每个月至少来一次,这个消费管控不住”。正在做美甲的张女士无奈地笑了笑,选中了自己心仪的银粉色,最后心满意足地看着自己的美甲图案完工。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韦文琦说,护肤美妆和医美消费由过去的“低频次”“高消费”到如今成为较为固定的“日常支出”,其背后反映的是中国社会的消费升级。采访人员调查发现,在这种“消费升级”背后,实则还隐藏着一种“容貌焦虑”。
一刀又一刀越整越上瘾!七成职场人月投重金救颜值,“容貌焦虑”有推手|半岛聚焦 | 焦虑
文章插图

曲女士的部分美容卡
焦虑蔓延,美容成“固定消费”容貌焦虑,是指在放大颜值作用的环境下,很多人对于自己的外貌不够自信,曾有调查显示,18岁到35岁的女性,平均每天照镜子的时间为45分钟。每100个大学生里,就有40个做过不同程度的整容。2021年2月,一份面向全国2063名在校大学生关于“相貌”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的人存在一定程度的容貌焦虑。
“对外界评价的敏感,对美的极致追求,太真实了”。曲女士在一家知名连锁美容店跟采访人员吐槽起自己的“容貌焦虑”,她在一家国企单位工作,工资收入中等水平,每次听到或者是见到身边人已经做了医美项目,总是“蠢蠢欲动”。在她眼中,“人工美”已经打败了“自信的女孩最美”这个说法,虽然没有做医美项目,但是为了做好个人护理,她就定期前往美容院做保养项目,芳香开背、水疗、电眼……曲女士算了一笔账,一年下来,美容院办卡的消费最少在一万五左右,占据自己个人生活费近半的支出,在她身边,至少有一半女性做了医美或者是定期在美容院消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