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务副市长竟信奉“当大官捞大钱”,一块手表30余万,别墅装修费200多万,藏近百箱茅台( 二 )


当时 , 一些人跟于改香吃饭的时候开玩笑说:“你当着家呢 , 你拿出来500万他就当上了嘛 。 ”于改香闻言痛哭一场 , 将黄继宗落选的原因归结为没有送钱送礼 。 面对审查调查人员 , 于改香坦言道:“从那时开始我的思想就转变了 , 没钱人这么可怜 , 没钱是这么可怜 。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 , 她脑子里就想一定要做生意 , 要挣钱 。
面对妻子的错误认识 , 黄继宗不但不教育引导 , 反而采取了认可、赞同的态度 , 结果夫妻双双心态失衡 , 价值观严重扭曲 , 对金钱的渴望和占有成了他们最大的人生追求 。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对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 。 有的党员干部坐惯了升迁的“快车” , 对于一次两次的“停顿”便心生不满 , 认为是“钱没花到位”“关系不够硬” 。 跑偏的“官念” , 成为他们陷入腐败泥潭的推手 , 黄继宗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
开“夫妻店”合力敛财 , 信奉“捞大钱当大官、当了大官捞大钱”
【常务副市长竟信奉“当大官捞大钱”,一块手表30余万,别墅装修费200多万,藏近百箱茅台】两年后 , 黄继宗晋升为庆阳市副市长 。 然而 , 组织的信任并没有校正他的价值观、权力观、事业观 , 他仍然执迷不悟 , 把人生目标定义为“捞大钱当大官、当了大官捞大钱” , 常把“升官靠钱财 , 当官为钱财”挂在嘴上 。
此后 , 黄继宗开始把权力当作明码标价的“商品” , 把私营企业主当作其致富路上的“财神” 。 他利用担任庆阳分管城市建设规划副市长的职务便利 , 通过“主动遵循总规、优化详规 , 实际违规”的操作方法 , 干预插手工程项目承发包 , 为不法商人开绿灯、搞变通 , 谋取不当利益 , 自己则借机大肆寻租揽金、以权生钱 。
经查 , 黄继宗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项目承揽、协调办理有关手续等方面谋取利益 , 先后89次收受45名商人所送款物折合人民币1800余万元 。
对于黄继宗的改变 , 于改香不再像以前一样监督提醒 , 反而大力支持 。 当她看到亲戚朋友大把花钱而自己囊中羞涩时 , 更“咽不下这口气” , 在黄继宗的默许和支持下无视自己国家公职人员(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的身份 , 走上经商的道路 。 彻底从“廉内助”变为“贪内助” 。
利用黄继宗和油田的关系 , 于改香开办了石油公司 , 通过给油田打井队提供泥浆料 , 第一年就挣到了120万元 。
“一年120万 , 什么概念 , 我在法院工作一辈子都不可能挣这么多!”提及此 , 于改香情绪仍有波动 , 旋即她又低下头 , “我当时被从没有想象过的巨额利益冲昏了头脑 , 想着我终于也可以扬眉吐气 , 抬头做人了 。 ”
这之后 , 于改香的口头禅变成了“钱里面有火呢” , 像飞蛾扑火般 , 一心扑在捞钱上 。 而看到了“赚钱捷径”的黄继宗对妻子做生意的态度慢慢由动摇变成支持 , 甚至亲自出面拉关系、打招呼、接项目 , 使家族生意遍布油田、小额信贷、房屋装修、城市绿化等多个领域 , 短短4年就获利1400余万元 。
为了“漂白”违法所得同时赚取更大利益 , 黄继宗夫妇把受贿所得和经商获利归整到一起 , 以关心企业发展、缓解企业困难为名 , 先后给3家企业放贷2800多万元 , 仅利息就获得973万余元 。
“黄继宗是个脑子很活的人 , 他善于钻营 , 不管是拉关系还是捞钱 , 都很有自己的一套 。 于改香也是一个胆子大的人 , 他们夫妻二人一个是‘搂钱的耙子’、一个是‘装钱的匣子’ , 形成了‘分头捞钱、集中管理’的模式 , 把权力变现用到极致 。 ”办案人员评价道 。
如于改香所说 , 钱里面确实“有火” , 不过却不是能带给他们一家人温暖的希望之火 , 而是被贪欲附着的焚身之火 。
“家”和“冢”两个字 , 表面看上去很像 , 区别就在于那个“点”摆在什么位置 , 这就像家庭建设一样 , 对家人要求高一点才能成为幸福之家 , 低一点就可能葬送一个好家庭 。
恶名远播的庆阳“于姐”
在庆阳当地 , 干部群众早有议论 , “黄继宗出事 , 一定出在他老婆身上 。 ”
某酒店门口 , 一辆奥迪Q5停在路边 , 影响交通 , 交警按照执法程序正开具罚单 , 一名中年妇女从旁边的酒店冲出来 , 将一沓钱甩到交警眼前:“把这个钱拿回去给你们大队长 , 我很忙 , 以后我的车就不要贴了!”交警后来得知 , 这名中年妇女正是黄市长的夫人 , “大名鼎鼎”的于改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