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当代艺术收藏界的“哥伦布”,在中国发现了一座“金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对话 乌利·希克
△乌利·希克
乌利·希克 , 被公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最大藏家” 。 英国艺术杂志《ART REVIEW》将他评为“影响世界艺术100人”之一 。 他将两千余件藏品带到全球二十多个国家的艺术展览中 , 向世界介绍中国当代艺术 。 有人说他是当代艺术收藏界的“哥伦布” , 在曾经遥远神秘的中国 , 发现了艺术的金矿 。
田川:你数过自己见过多少位艺术家吗?乌利·希克:我不知道 , 但肯定有1000多名 。 中国也许有1000~2000名艺术家 , 我收藏了五百多位中国艺术家的作品 , 给艺术馆捐赠了大约350位艺术家的作品 。
希克与中国的缘分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 。 1979年 , 作为一名外资商人 , 他促成了中国第一家工业合资企业的成立 。 1995年至1998年 , 希克担任瑞士驻中国大使 。 之后还担任了北京奥运会鸟巢的设计方顾问、中国发展银行咨询委员等公职 。 商人、中外使者、当代艺术藏家 , 希克在三种中国生活里切换自如 。
希克说希望能够建立中国当代艺术的完整体系 , 也希望他的藏品能够像一面镜子 , 照见一段记忆和历史 。
田川: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 , 飞机降落前你的心情是充满期待 , 还是有点担心?乌利·希克:充满期待 , 没有担心 。 我感觉我将开启一段历险 , 不知道前方有什么在等待 , 充满惊喜 。 田川:当时你的行李箱里都放了些什么?乌利·希克:我的第一次中国旅行是在一个夏末 , 我带了一大块瑞士巧克力 。 我想如果饿了的话 , 就来一块巧克力 。 不过巧克力最后是被我房间里的老鼠吃了 , 而不是被我吃了 。
1979 ,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年 。 当时 , 希克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电梯公司瑞士迅达公司的副总裁 , 他作为谈判代表来到中国 , 促成了新中国第一家工业合资企业——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的成立 。 希克记得 , 中方永远有25人以上的代表团 。 会议上 , 大家自由探讨和抽烟 , 回忆里充斥着朦胧的烟雾 。 那一年 , 对于三十岁的新中国和三十出头的希克来说 , 一切都是新的 , 未知的 。
田川: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你大概33岁 , 在那之前有听说过或留意过中国文化吗?乌利·希克:在我学生时代 , 欧洲有非常关注“文革”的学生小组 。 他们拿着红宝书庆祝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 , 我们当时对中国文化会有这种接触 。 但大家更多的是在庆祝一个幻觉 , 而不是中国的现实 。 田川:所以你想通过另一种方式来了解真正的中国?乌利·希克:是的 。
为了迅速了解中国 , 希克尝试着将自己的目光放在一切可以接触的地方 , 他最先想到的是艺术 , 他相信“艺术反映了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的一切” 。
乌利·希克:1979年我开始关注中国的当代艺术 , 那时一切都还只是萌芽阶段 。 1979年9月 , 我参加了一个类似当代中国艺术展的星星美展 , 但我没有买任何一件展品 , 因为那些作品看起来有点无聊 , 就像是西方当代艺术的衍生品 。 90年代的时候 , 我看到艺术家们已经发现了自己的语言 , 不再是从其他艺术派生出来的东西 , 我真的很兴奋 。 当我决定买几件作品的时候 , 我发现没有人在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品 。 也许有人在以随机的方式进行购买 , 但很少有人在收藏 。 这让我觉得非常奇怪 , 如此广大的文化空间 , 全世界范围内 , 没有人在系统地关注当代中国艺术家 。 我想总得有人把这些东西收藏到一起 , 然后就去了所有展览当代艺术的场馆 。 因为当时很少有人关注这些 , 所以很多都是在“地下”进行的 。 那个时候还没有互联网 , 没有中国当代艺术的书 , 没有目录 。 所以就要求你必须去找艺术家 , 去找作品 , 要亲自去看他们 , 没有多少人能做到这样 。 田川:为什么你有做这件事的责任呢?乌利·希克:这不是责任 , 是一个自我强加的使命 。 我就想真的没有人做吗?这怎么可能呢?诺大的文化空间里没人关注这些 , 没有一个地方可以看到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 。 所以我就想 , 好吧 , 那我来做吧 。
推荐阅读
- 艺术品|什么是乌鸡种翡翠?
- 艺术品|翡翠为何越来越火热?除了文化底蕴外,还有对美好生活的寄托
- 碗莲|家庭种植碗莲,和水缸“结合”,恍如艺术品诞生
- 艺术品|无论贫富,都不要让亲戚住在家里,这是一种人生智慧
- 小陶|惊艳!一株株多肉在松阳这位95后小伙手中竟成了“艺术品”
- 翡翠|地表纹理!宛如一幅幅艺术品
- 古董|影响古董艺术品价格的几点因素
- 艺术品|这种“数字”出现在一元纸币上,专家:不能花,一张价值500元!
- 艺术品|观复博物馆:多款黄花梨椅子
- 艺术品|清 和田玉 籽料 白玉 独角兽 瑞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