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又遇少子化 如何破局,以解“养”“育”之需( 三 )


“老年人不是同质的 , 是异质的 。 ”原新强调 , 养老制度安排应该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按需施策 。 例如 , 老年津贴制度、高龄津贴制度采取以年龄为标准发放方式 , 忽略了老年人的身体、家庭条件等差异 。 这种津贴发放方式对于高收入老年人只是锦上添花 , 对于低收入老年人特别是生活困难老人 ,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此外 , 原新呼吁长期照料保险制度尽快成为正式的制度安排 。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 , 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 失能、半失能率高达18.3% , 普惠制的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难以满足他们的照护需求 。
解决“养”“育”之需 , 是一个长期过程 , 不可能一蹴而就 。 贺丹总结 , 过去40多年 , 我国通过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 增强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 实现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 而当我国人口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 , 顶层设计也随之调整 。 2016年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发布 。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 ,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优化生育政策 , 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 。 在贺丹看来 , 一系列决策部署体现了我们对社会变迁和人口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 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 完善与之相关的配套政策或许应该成为各级政府下一步行动的焦点 。
【老龄化又遇少子化 如何破局,以解“养”“育”之需】(本报采访人员 李丹阳 李 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