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14年后再看《色·戒》,才明白李安为何要让来真的( 三 )


王佳芝被处死后 , 张秘书将钻戒交给易先生 。
易先生急切地辩白 , 这不是我的戒指 。
无疑 , 他是在自我洗白 , 也是欲盖弥彰的内心流露 , 所谓“解释就是掩饰 , 掩饰就是事实”是也 。

总之 , 种种情节都证明 , 两人不光有性 , 还有精神共鸣 , 更有爱 。
所以 , 不能离开前面长长的“铺垫” , 单独拿“性”或者钻石来说事 。
毕竟 , 从香港到上海 , 自第一次暗杀到第二次行动 , 中间又过了三年三年时间 , 王佳芝已不是当初的王佳芝 , 易先生也非当初的易先生 。
一前一后 , 一杀一放 , 无不恰到好处!

也就是说 , 他们在交锋中均丢失了“初心” , 跌进了感情的深渊 , 两人同样处于危机四伏的状态 。
谁生谁死 , 还真不“一定” 。

从性到爱 , 王佳芝的刺杀之路要到最后 , 才是她表露心迹的时刻!
之前是易先生假装看不见 , 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 。
现在却刚好相反 , 主动权在王佳芝 。

四、影片结尾 , 在她说出“快走”两个字的时候 , 王佳芝整个身体都在微微颤抖 , 但她心里是幸福的 。

一群人被处决时 , 别人无不惊恐不安 , 眼神中难掩恐惧之情 。
唯独王佳芝 , 泰然自若!
她不是视死如归的临危不惧 , 而是为情而死的冷静坦然 。
如果邝裕民一行人 , 起初就能站在她的角度多替王佳芝考虑 , 能给她真切的关怀 , 也许最后关头她就会高举爱国大义 , 完成刺杀行动了 。

相反 , 王佳芝最后的决定并非“蓄谋已久”的必然 , 而是多少有些即兴为之的偶然 。
可惜 , 她一直以来的孤寂无助无人关心 , 只有易先生给了她温暖与温存 , 哪怕再绚烂易逝 , 但也足够美好真切 。
张爱玲说“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 姑且不问有没有或者真不真 , 重要的是王佳芝感觉到了爱!

她也为自己心爱的人做了最后的努力 , 当然值得!
滚滚红尘 , 有人为名死 , 有人为利死 , 自然也有人为情为爱而死!
对王佳芝而言 , 也算是死得其所!

写到此处 , 我们可以顺道解释下片名的含义:
王佳芝和易先生是先有了性 , 才产生了爱和情 , 戒(指)即是易先生爱的表征 , 是他试图“套”住王佳芝身体和灵魂的明证 。
反过来说 , 两人在一番交锋后 , 王佳芝成了易先生的“戒” , 让他的眼光和心力再也无法从她身上移开 。
爱就像蛇一样 , 钻进了彼此心里 , 再也逃不出来 。

回应文首的提问 , 王佳芝为何要放走易先生?她是“叛徒”吗?
答案是 , 为了爱 。
她也不是“叛徒” , 她只是忠于自己的内心 。

最后总结 。


李安说:如果说《断背山》是天堂里的爱情 , 那《色 , 戒》就是来自地狱的爱情 。
既是地狱的爱情 , 悲剧便难以避免 。
乱世迷惘之中 , 爱情太渺小了!

但对观众而言 , 这出悲剧里的华丽、凄美和苍凉尤为迷人 。

李安的厉害之处 , 正在于他的细腻 。
如此纷繁复杂历史背景下的一则爱情故事 , 被他处理得逻辑极为严丝合缝 , 感情丰厚饱满极具艺术张力 。
“情色”为表 , “人性”为里 , 共同谱写了这场《色 , 戒》大戏 。

写完这篇文章 , 夫人像是洗了个热水澡!
【李安|14年后再看《色·戒》,才明白李安为何要让来真的】哈哈哈 , 洗澡去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