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最近春暖花开 , 我也食欲大开 。 观畴的大饼卷翻天 , 清青牛拉的炒面片和各地的麻辣香锅都是我近期的挚爱 。 以至于现在开学才一个月 , 我就已经胖了两斤了!
没办法 , 控制食欲真的很难 。 毕竟这么一盆热辣喷香的满是鸡翅培根娃娃菜土豆金针菇牛丸方便面的香锅摆在面前……
文章插图
再这样吃下去势必会影响毕导我玉树临风的形象 。 我开始思考:怎么才能少吃点?估计很多人在上称时 , 也问过自己同样的问题 。 正好我看了几篇关于如何少吃点的有趣论文 , 很有指导意义!今天就来分享给大家 。
一、一个人吃饭会吃得更多吗?
众所周知 , 我们和别人吃饭会比较克制 。 比如我和亚清吃饭就很克制 , 因为我抢不过她 。 而一个人吃饭非常自由 , 我爱吃多少就吃多少!不过一个人吃饭真的会吃的更多吗?
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 , 独自一个人吃和与别人一起吃 , 你的吃饭方式的确会发生变化!研究人员的思路很简单 , 就是找一群吃货来吃薯片 , 然后偷偷观察他们在不同情况下吃薯片的方式 。
文章插图
很快啊!实验一下子就招了59个志愿者 。 研究人员将他们分成了三组 。 第一组是两个人拼桌 , 互相看得见;第二组也是两个人拼桌 , 互相看不见;第三组则只有一个人独自吃薯片 。
实验场景模拟图
每个人的桌前都有30g的薯片供他们品评 。 薯片的下面隐藏有电子天平 , 用于记录他们每次吃薯片的消耗量 。 话说实验组也太抠了 , 30g薯片还不够我塞牙缝的
然后就开始正式吃薯片了 。 研究人员发现 , 双人组更倾向于快快地吃少而小片的薯片 , 单人组则倾向于慢慢地吃多而大片的薯片 。
文章插图
这倒也合理 。 毕竟有人在的时候吃大片的薯片难免会有些不雅 。
文章插图
但不管是单人吃还是双人吃 , 改变的只有大家吃东西的方式 , 吃的总量没有发生变化 , 该吃多少还是多少!
不过我建议还是一个人吃 , 毕竟你也找不到对象陪你 。
二、用什么餐盘影响你吃多吗?
没错!餐盘的大小和颜色 , 都会影响我们的食量!
前康奈尔大学食品科学家Brian Wansink对盘子和吃多少问题就颇有研究 。 我上谷歌学术看了他的首页 , 近几年论文年均引用量都在3k左右 , 简直高到离谱 。
文章插图
他还出了本叫《好好吃饭》的书 , 不愧是靠吃饭吃饭的男人啊!
文章插图
Wansink提出 , 餐盘的大小着实会影响我们的饭量 。 但这不能简单地用小盘装的少来解释 , 他发现小盘吃的少其实是一种视错觉现象!我这就带大家来一起感受一下
文章插图
不知道为什么这张图让我想到了大小眼的青蛙…
文章插图
可…可爱吗…
明眼人都会觉得 , 右蛙的眼珠子更大!但实际上两个眼珠子是一样大的!这就是著名的德波夫错觉:当两个相同大小的圆被圆环环绕时 , 外圆离得远的圆显得更小 , 外圆离得近的圆的显得更大 。
应用到你吃大盘鸡的时候就是这样:
文章插图
左一的大盘鸡看起来少的一批 , 感觉就是大盘和鸡啊 , 小盘鸡则满满当当 , 感觉都放不下了!所以大家懂了吧 , 大盘看起来量少 , 你就会觉得不够 , 就会拿更多吃更多;小盘看起来量多 , 你觉得吃完就饱 , 不会多吃 。
实验也证明用大盘平均拿菜的量比小盘多24.7% , 也多吃了20.7%的东西!大碗和小碗也是一样!
怪不得我吃麻辣烫的时候感觉怎么拿都少 , 但却老是吃撑
文章插图
这还没完 , 盘子颜色对食量也大有影响 。 Wansink发现 , 如果盘子和食物的颜色接近 , 你就会吃得更多 。
研究人员又拉了60个吃货 , 在自助现场随机分发两种盘子 , 一红一白 , 然后安排一半人拿白色奶油意面 , 另一半人拿红色番茄意面 , 然后会出现以下四种情况
研究人员发现同色的红红和白白比撞色的红白和白红都多拿了40g左右的意面 。 这可能是由于食物和餐盘颜色相近 , 边界模糊 , 所以我们取餐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多拿 。 而颜色反差大 , 心里会更有逼数 。
文章插图
综上 , 大家要想少吃点 , 最好用小盘子 , 装和盘子色差大的食物!
看到这里我忽然想知道清华食堂餐盘颜色和菜色的对应关系 。 于是直接冲去食堂 , 下图是3月16日下午五点钟的桃李 , 可以看到绿盘基本对绿菜 , 看来食堂阿姨还是想让我们多吃点蔬菜啊
看来Wansink的盘子理论还是相当有实践意义的 。 于是我决定再去深扒一下他的论文 , 说不定还能找到更多少吃点的小技巧!但不扒不知道 , 一扒我的心就沉了下去
他竟然学术造假了…
虽然上面提到的论文没有被撤回 , 但大家就自行评断吧!这说明想找个少吃点的方法真的很难....
三、早饭可以存着夜里吃吗?
吃得多 , 就会胖 , 这是现实世界的残酷真理 。 前面给大家分析了怎样避免吃得太多 , 但如果把早上的泡面留到晚上再泡 , 也没吃多 , 那会变胖吗?
美国范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此展开了研究 , 发现早饭挪到睡前吃更容易留住脂肪!他们找来了一些中老年志愿者 , 让他们住进了可以监测新陈代谢的实验室 。 至于为什么不招年轻些的志愿者 , 我想是因为年轻人从来就不吃早饭吧
实验进行两次 。 第一次实验时 , 志愿者每天都吃正常的早中晚三餐;第二次实验则把早餐换到夜宵吃 。 每次实验持续两天半 , 五天实验算下来差不多能白嫖十五顿饭!一手搞学术 , 一手搞慈善 , 这才是科研与民生结合的典范!
志愿者虽然白嫖到了饭 , 但失去的却是自由 。 他们每天只有两次出门放风的机会 , 其他时间都被关在实验室里被研究员监测新陈代谢的数据 , 就还 , 挺健康的…
经过长达五天的监禁式观察 , 研究人员终于得到了数据!他们发现早饭组在睡觉时的碳水代谢比夜宵组要低 , 而脂质代谢则明显更高 。 说明按时早饭的人比晚上补夜宵的人更能消耗掉脂肪!
文章插图
我们在学前班学过 , 碳水化合物是代谢时最优先的选择 。 白天你是一边吃饭一边代谢碳水 , 到睡前碳水差不多能代谢完 , 按流程应该要开始代谢脂肪了 。 但如果你又好死不死吃了夜宵 , 你的身体就会优先代谢新摄入的碳水 , 脂肪日积月累就成了肥肉 。
文章插图
并且吃了夜宵早上不会太饿 , 也就没有了吃早饭的欲望 , 由此逐渐陷入膨胀循环 。 所以管住嘴不仅要管住吃多少 , 更要管住吃的时间!早饭留到夜里吃是真的会变胖!
至于那些吃了早饭还吃夜宵的人 , 当然就只会变得更胖了
看完这些论文后 , 我不再觉得腹中空虚 , 反而觉得浑身充满了充实的力量!希望大家都能把对食物的饥渴转换为对知识的渴望 , 因为培根曾说过
文章插图
和大家共勉!
参考文献
[1] Ogura Y,Masamoto T,KamedaT . Mere presence of co-eater automatically shifts foraging tactics toward 'Fast and Easy' food in humans[J].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2020, 7(4):200044.
[2] Wansink B,Johnson K A. The clean plate club: about 92% of self-served food is eate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2015
[3] Ittersum K V,Wansink B. Plate Size and Color Suggestibility: The Delboeuf Illusion’s Bias on Serving and Eating Behavior[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2012.
[4] Kelly KP, McGuinness OP, Buchowski M, Hughey JJ, Chen H, Powers J, Page T, Johnson CH. Eating breakfast and avoiding late-evening snacking sustains lipid oxidation[J].PLOS Biology,2020
留言区福利
1楼可获得咔嚓脆的超大包薯片一包
16楼可获得Q弹美味的意面一包
26楼可获得喷香扑鼻的麻辣香锅底料一包
【薯片|怎样才能管住嘴?看完3篇论文后我找到了科学少吃的方法!】该吃饭啦
推荐阅读
- 水煮鱼到底怎么做即简单还好吃呢?下面三款家常做法你觉得怎样?
- 我家零食从来不用买,切一切锅里一炸,比油条薯片好吃,越嚼越香
- 柑橘|柑橘春季管理要点有哪些?怎样恢复树势?
- 做泡椒凤爪时,有两个细节要下功夫,做出的泡椒凤爪才能香气扑鼻
- 蜂群|春季控制蜂群分蜂热,早造脾,早育王,才能实现人工分蜂
- 疫苗|接种新冠疫苗后,多长时间才能接种其他疫苗?中疾控专家给出解答
- 银河系|我们就在银河系里,是怎样得知银河系的模样的?
- 木耳好不好吃关键看两点,这样处理才能做出美味又鲜嫩的木耳
- 打工人中午回不了家怎样吃饭?不吃外卖不下馆子,自己动手吃得香
- 怎样腌出不咸又个个起沙流油的咸鸡蛋?40年的土方子,超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