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 小的时候每到三月十五日晚 , 都会和家里人坐在电视前收看央视的3·15晚会 。 虽然已经离开家好多年 , 没有机会在今晚坐在电视机前和家人一起观看晚会 , 一起痛骂无良商家 , 但每年这个时候还是会打开手机微博 , 看看今年又爆出了哪些令人发指的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 。 3·15晚会内容包括但不局限于揭穿骗局、陷阱和黑幕以及曝光假冒伪劣商品 。 但归根结底 , 都是为了一己私欲 , 要么是金钱要么是地位而造假欺骗大众 。 科学界也不乏这样的骗局 ,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看 , 科学界发生过什么造假或者欺骗事件 。
01
考古界造假“领军人物”
主人公名叫藤村新一
文章插图
对不起放错了 , 这是工藤新一不是藤村新一
(工藤新一是名侦探柯南男主人公)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藤村新一正在指导考古挖掘工作
藤村新一的影响力对于日本民众来说 , 可是不亚于工藤新一的 。 藤村新一本是日本的一名普通公司职员 , 由于个人爱好旧石器研究 , 因此经常出现在一些考古工作现场 。 1981年10月3日 , 藤村新一在“座散乱木遗址”参与考古工作时 , 挖掘出了一块磨制石器 , 这意味着在这个拥有4万年历史的遗迹中出现了石器文明 。 藤村新一这一发现一下子就将日本的文明记录向前推了1万年 , 他也自然在圈子里出了名 。 不是考古专业且只有高中文凭的他 , 之后参与了一系列的考古工作 。 仅仅三年后 , 藤村新一又在一处遗址中挖出了距今17万年的磨制石器 。 藤村新一的这一系列发现让日本举国沸腾 , 他本人也被日本国民视为国家功臣 , 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考古界明星 。 在万众期盼下 , 藤村新一“不辱使命” , 1993年11月上高森遗址中发掘出距今40万年前古人使用的石器;1994年 , 发掘出距今50万年前的石器…… 。 直到1999年 , 藤村新一已经将发掘出的石器历史推到距今70万年前 , 并且扬言要挖到100万年前石器 , 甚至还认为极有可能挖到古人猿化石 。
文章插图
好家伙 , 我直接好家伙 , 藤村新一的考古工作要是写成小说出版 , 绝对是妥妥的科研爽文 。 20年内竟然凭借着一己之力将日本的考古历史从4万年推到70万年 , 说有啥就绝对能找到啥 , 找起石器就好似穿越回来的猿人在自己家翻生活用品一样轻松写意 , 难怪被誉为日本“石器之神” , 难道是“摸金校尉”日本分尉?
文章插图
日本杂志对于上高森遗址的报道
然而 , 真的存在“石器之神”吗?藤村新一参与的考古工作都是集体开展的 , 为什么每次都是他能够发现有价值的东西?为何这些浮在表层的石器 , 只要藤村不在现场就一无所获?为什么一个非专业出身的考古爱好者 , 却能够如此高产 , 并且从不将发现发表到正规的学术期刊上?
真相!只有一个!
文章插图
(终于轮到我工藤新一出场了)
2020年 , 摄像机拍到了藤村新一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创造奇迹的” 。
文章插图
只见他一个人鬼鬼祟祟地来到上高森遗址 , 四下张望无人之后 , 从兜里掏出准备好的旧石器 , 偷偷地埋在遗址发掘点 , 临走前还不忘跺上几脚踩实 。 这可真是“挖个坑 , 埋点土 , 数个一二三四五 。 自己的土自己的地 , 种啥都长旧石器” 。
没错 , 所谓的几十万年前的旧石器 , 从始至终 , 都是藤村新一自导自演的一出骗局 。 照片曝光后 , 日本乃至全世界的考古界一片哗然 。 后经调查 , 在藤村参与开挖的178处考古遗址中 , 至少有159处涉嫌造假 。 上高森考古遗址已被确认为毫无学术价值 , 日本历史学会最近正式将其从历史遗址名录中剔除 。
02
辽宁古盗鸟
在考古以及化石界 , 骗局和乌龙事件是经常存在的 。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听说过“辽宁古盗鸟”事件 , 这件事情说起来可就有些尴尬了 , 是骗局和乌龙的混合事件 。 让小编讲讲这个令科学界和媒体界都非常尴尬的事件 。
辽宁古盗鸟是一块化石的名字 , 这块化石是由文物走私犯将两块不同生物的化石拼接合成的 。 后来美国犹他布兰丁恐龙博物馆馆长斯蒂芬·赛克斯将其买下 , 并命名为辽宁古盗鸟(Archaeoraptor) 。 赛克斯观察到这个化石上有恐龙的尾巴和类似鸟的身体 , 认为可能是恐龙向鸟进化的直接证据 。
赛克斯的好友菲利普·柯里 , 以及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编辑斯隆 , 都想对该化石进行研究报道 。 赛克斯希望通过这块化石的展出为自己和博物馆带来知名度 , 柯里希望这块化石的研究能够为鸟类起源揭开新的篇章 , 斯隆则想为这块化石写一篇报道 , 给《国家地理》杂志带来流量 。
虽然在研究当中 , 一些参与人员发现了化石标本存在后期人为拼接痕迹 , 但当时美联社还是发布了“研究者发现最原始会飞恐龙化石”的报道 , 《国家地理》杂志也不甘落后 , 由斯隆主笔发布了一篇《霸王龙有羽毛吗?》的文章 。
在有关辽宁古盗鸟的报道发布后不久 , 中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徐星博士发现 , 辽宁古盗鸟化石里的尾巴 , 完美契合他正在研究的辽西出土的一件小盗龙化石的尾巴 。 此后对辽宁古盗鸟化石展开了更加细致全面的工作 , 确认了该化石是由马氏燕鸟的身体部分与小盗龙的尾巴部分拼合而成的化石 。
辽宁古盗鸟事件虽说带有一点乌龙的成分 , 但导致这起乌龙事件的原因确是人为的 , 美国《国家地理》也在此事件中翻了车 。 现在辽宁古盗鸟的化石标本陈列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标本馆里供游客欣赏 , 虽然它是一个拼接的“赝品” , 但组成的两部分化石还是具有研究价值的 。
文章插图
辽宁古盗鸟照片(a)以及高分辨率CT成像图(b) 。 图片来源:《The Archaeoraptor forgery》.Nature, 2001.
03
文章插图
小编当场就迷惑了 , 心中默默背起了地质年代表(寒武奥陶志留、泥盆石炭二叠…… , 突然回忆起了被普通地质学支配的恐惧) 。 不对啊 , 4.5亿年前是奥陶纪啊 , 生物从海洋登陆陆地都已经是4亿年前才发生的 , 鸟类起源于大约距今1.5亿年的原始爬行类动物 , 4.5亿年的时候陆地上还没有生物 , 那这4.5亿年前的“震旦鸦雀”是什么生物 , 外星生物吗?虽然这篇报道可能是存在无心的失误 , 但还是希望在做新闻报道的时候能够细心细心再细心 , 以免给读者带去错误的导向 。
04
“水变油”技术
如何将水变成油?简单!和把大象装进冰箱差不多简单 。
第一步 , 将水准备好;第二步 , 在水中加入少许保密的“洪成基液”(或称“水基燃料膨化剂”);第三步 , 水就变成了“水基燃料” ,一点即燃 , 且无污染 , 成本极低 。 怎么样 , 是不是很简单 。
文章插图
(电视剧《我爱我家》中葛优饰演的纪春生自称自己是个发明家 , 发明了一种母液 , 只要将母液滴入水中 , 用筷子搅和搅和便能生成油)
上个世纪哈尔滨的一位公交车司机王洪成完成的“发明” , 简简单单的就将“水”变成了“油” 。 媒体当年的报道解释称:“他从书本上得知 , 构成水的氢和氧都是可以燃烧的物质 。 那么 , 为什么不能让二者在不分解的情况下直接燃烧呢?”放在现在 , 一个初中生听到了这样的解释可能都要笑你半天 , 但在当时 , 王洪成的“发明”受到不少“权威人士”的肯定 , 被全国几十家新闻媒体炒得火热 。
文章插图
哈尔滨市内的公共汽车使用了“洪成膨化汽油”上路了
起初 , 王洪成在同事、朋友圈子里声名大噪 , 不久之后 , 一些采访人员亲自上门采访王洪成 , 将他的“水变油发明”编辑成为了文章 , 刊登在各大报纸头条上 。 王洪成向来只做“水变油”的表演 , 拒绝做科学试验 , 也拒绝提交他所发明的膨化剂的配方 。 王洪成的发明一传十 , 十传百 , 由于当时正处于中国工业的发展时期 , 而石油保有量受限于当时石油勘探和开采技术的不完善 , 如果王洪成的发明是真的 , 那将改变整个国家的能源面貌 。 加上当时百姓平均受教育程度低 , 部分政府工作人员盲目迷信伪科学 , 才导致这拙劣的骗局持续了十几年 。
文章插图
王洪成的“发明”实际上就是骗术 , 大多是在表演中将水偷偷换成油 , 或是在水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油 , 这样也是可以点燃的 。 有时是在水中投入电石(碳化钙)粉末 , 电石与水反应生成可燃的乙炔 , 点火就燃烧起来 , 还可以冒黑烟 。 或者在水中投入四氢化铝锂 , 与水反应后冒出氢气 , 可以看到小气泡不断升到水面 , 点燃后还会发生微爆声 。 就是通过这些骗术 , 王洪成骗取了巨额的科研投资和拨款 , 给人民群众造成了无法估量的钱财损失 , 最终于1997年11月14日 , 被哈尔滨中级法院判处10年徒刑 。
05
Bre-X的金矿梦
Bre-X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加拿大小公司 , 公司创始人大卫·沃什(David G. Walsh)最开始就职于证券行业 , 前途无量 。 但后来因帮朋友出售非法获取的股票 , 被公司开除 。 后来沃什搬到了加拿大的卡尔加里创建了采矿公司Bresea Resources Ltd. , Bre-X便是其旗下的子公司 。 采矿行业和金融行业天差地别 , Bre-X先后进军魁北克地区的黄金勘探以及西北地区的钻石勘探 , 均以失败告终 , 公司濒临破产 。
沃什走投无路 , 一心想着如何逆风翻盘 , 便找到了多年以前认识的一位地质学家——约翰·费尔德霍夫(John Felderhof) 。 费尔德霍夫曾于1960年代末在Papua New Guinea(巴布亚新几内亚)的Ok Tedi发现了大规模铜金矿床 , 让当时的他名声鹊起 , 但自此之后费尔德霍夫再也没有任何重大的发现 。 费尔德霍夫跟沃什说了他在印度尼西亚的探矿计划 , 两个遭遇中年危机的男人一拍即合 , 立刻就前往印度尼西亚 , 联系上了当地的一位朋友——矿产勘探家迈克尔·德·古兹曼(Michael de Guzman) , 三人商议后准备在丛林密布、原始神秘的世界第三大岛——加里曼丹岛 , 干出一番大事业 。
文章插图
沃什(左)和费尔德霍夫(右)
Bre-X的“金矿奇迹” , 便从这里开始了 。 一开始Bre-X先是向公众宣布公司在研究了印尼布桑地区(Busang)其他公司留下的钻孔资料后 , 认为之前的勘探项目严重低估了该地区的金矿潜力 , 他们认为该地区极有可能埋藏着一个大型金矿 , 并且已经开始了在该地区的金矿勘探项目 。 此消息放出后不久 , 公司首次发布了三个钻孔勘探结果:前二个钻孔在孔深84 米至140米之间揭示出连续性相当好的金矿化;第三个孔穿透了厚80米、金品位值为1 .91至6 .58克/吨的金矿体 。 这对于大众和投资者来说 , 可和吹牛可不一样 , 他们认为勘探报告可是实打实的“干货” 。 公司的股价也一路飙升 , 从最开始每股0.45加元的价格上升为每股1加元的水平 。 几个月后 , 公司又公布了六个新钻孔的地质报告 , 宣称其中一个孔从地表至孔深26 米穿过了平均品位为12 克/吨的金矿体 , 公司的股价再次上升来到每股1.5加元的水平 。
文章插图
Bre-X在布桑地区的勘探队伍正在打钻井
听到这里是不是已经感觉到有点热血沸腾了 , 更让人惊讶的还在后面!自此之后Bre-X可谓是“捷报频传” , 每一次的勘探报告一出来都会让投资者大吃一惊 , 黄金储量从1995年的850吨一路攀升直到1997年的2200-6200吨 , 摇身一变成为了当时世界“第一大金矿” 。 股价也像坐了火箭一般涨到了外太空去 , 从1993年最早的每股0.45加元到1996年的每股94.75加元 , 翻了200倍不止 , 而到那时 , Bre-X其实还没有任何营业额和盈利记录 。
文章插图
电影《Gold》中公司赴纳斯达克上市
看到这里估计大家心里也都有数了 , 这一个接一个的令人疯狂的结果 , 有多少是真的呢?这颗炸弹什么时候爆炸呢?又有多少新鲜的“韭菜”正在等着被割呢?后来随着新进入公司的资本合伙人急于对金矿进行开采 , 因此立刻在先前公司勘探报告中所提及的具有高品位钻孔的地方进行钻探 。 结果却令所有人崩溃 , 样品中金的品位低到根本就不能开采 , 这里根本就不存在大型的金矿!公司高层其他的投资人也要求沃什、费尔德霍夫和古兹曼给出解释 , 负责全部勘探工作的古兹曼也登上了前往勘探基地的直升机 , 离奇的是古兹曼在半路上从800米高空上跳下 , 自杀身亡 。 布桑的岩芯库也突遭离奇大火 , 所有勘探资料均在火灾中烧毁 。 而后印尼军方在丛林中找到了古兹曼的“尸体” , 但尸体严重损坏 , 根本分辨不出是谁 , 只是在尸体的身上找到了一封古兹曼的遗书 。 经过调查投资人发现所谓的含有“高品位黄金”的矿石都是古兹曼伪造的 , 他向当地原住民买了河中淘到的沙金 , 然后加入钻探出的矿石样本里 , 从而做出他想要的具有高品位金矿的勘探报告 。
文章插图
Bre-X1990-1997年的股价 , 造假消息爆出后断崖式暴跌
这些消息爆出的当天 , 股价暴跌82% , 最终股票停牌退市 , Bre-X公司也面临起诉而最终破产 。 Bre-X金矿造假案的结局是没有一个人受到刑罚 , 因为关键证人古兹曼“离奇死亡” , 而唯一一位被起诉的高管被判无罪 , 原因是没有证据证明他参与了造假 , 投资者共计损失了30亿美元 。
这个事件也被改编翻拍为由第86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马修·奥康纳饰演的电影《Glod》(黄金) , 大家有空的时候可以看一下 , 小编只能说有时现实比电影更加狗血 。
今天介绍的这些故事 , 有些是当事人为了一己私欲故意欺骗 , 进行造假 , 而有些是因为没有秉持严谨的科学态度而闹出了笑话 。 科研和新闻都是要建立在诚信和事实之上的 , 错误不可怕 , 可怕的是谎言 , 希望大家以后无论是在生活还是科研中 , 都要秉持诚信至上的原则 , 科学的发展从来没有捷径 , 更不可能一蹴而就 。
美编:萸小斤
【斯蒂芬·赛克斯|盘点那些令人瞠目结舌的造假事件】校对:张崧
推荐阅读
- 尝尝这道不油的炒米粉,生活赛过活神仙
- 马术|欧洲暴发数十年来最严重EHV-1疫情,10国所有马术比赛被叫停
- 皮肤|化学竞赛党在实验室最危险的15种物质,每年事故频频!
- 当家做煮小厨师:食物争霸赛之大豆
- 尝尝这道韩式拌饭,生活赛过活神仙
- 马赛克|电视机突然出现马赛克或黑屏现象 莫慌!可能是因为它
-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赛博朋克场景:机器狗检查星际飞船火箭残骸
- 日凌|受“日凌”现象影响 近期电视画面或将出现“马赛克”“雪花”
- 毅力号|毅力号刚着陆火星,NASA就传来一个坏消息,航天竞赛谁能笑到最后
- 没有螃蟹的赛螃蟹,解馋神器,做法简单的家常菜,经济实惠又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