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技术的空前进步:春秋战国时的古人,是怎样钓鱼的呢?( 二 )



辽宁朝阳地区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东北的东胡族活区域 , 这里地处大凌河流域 , 水利资源丰富 , 盛产多种鱼类 , 为古老的东胡民族的渔业生产提供了便利的天然条件 。 这里出土的渔猎工具 , 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东胡民族渔业生产的一个侧面 。
1972年 , 在云南江川县李家山古墓中出土的铜贮贝器中 , 存有铜鱼钩两枚 , 无倒刺 , 长5.3厘米 。 江川地区在春秋战时期称滇 , 生活在这里的民族主要是滇旗 。 李家山古墓出土的器物正属于滇族文化的一部分 。 这两枚铜鱼钩正是古代西南少数民族从事钓鱼活动的见证 。

四、古文献记载中的钓鱼活动钓浮是附在钓线中部的浮标 。 钓浮在春秋战时期就已经普遍应用了 , 虽然至今的考古材料中还未发现确认为钓浮的实物 , 但古文献的记载中已经确实记有使用钓浮的实例:《吕氏春秋》记载:

“譬之若钓者 , 鱼有大小 , 饵有宜适 , 羽有动静 。 ”
这里“羽”就是钓浮 。 因为羽毛的梗耐水而轻 , 富有弹性 , 坚韧挺拔 , 加工制作非常简单 , 取材容易 。 所以古代钓浮多用羽毛做 , 故称“羽” 。 钓浮的出现是古代钓鱼爱好者的一项发明 。 钓浮的应用是春秋战国时期钓鱼技术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 。
春秋战国时期的垂钓技巧 , 除了反映在钓具的制作工艺上 , 在古文献中也有所反映 。 《庄子?外物篇》记载:
“任公子为大钩巨巒 , 五十以为饵 , 蹲乎会稽 , 投竿东海 , 且且而钓 。 ”
任公子何许人也?不见史传 , 但任公子此钓却颇为壮观 。 其钓钩之大 , 钓线之粗 , 钓饵之多是闻所未闻的 。 显然是作者笔端挥洒着神话色彩 。

“已而 , 大鱼食之 , 牵巨钩陷没而下 , 惊扬而奋 , 白波若山 , 海水震荡 , 声侔鬼神 , 惮赫千里 。 ”
任公子有丰富的海钓经验 , 特别钓到大鱼时 , 能够沉着应战 , 张驰有度 , 技术娴熟 。 抛开作者的写作意图不谈 , 只就钓鱼而论 , 这当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海钓 。

《列子·汤问篇》记述了当时的一段钓鱼故事:
“詹何以独茧丝为纶 , 芒针为钓 , 荆条为竿 , 剖粒为饵 。 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川 。 泊流之中 , 纶不绝、钩不申 , 竿不挠 。 因水势而施舍也 。 ”
詹何可谓是钓鱼的行家里手了 。 “独茧丝为纶”说明当时对钓线的制作和使用是有一定知识和经验的 。 古人懂得在拉力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较细的钓线以提高灵敏度 。 “芒针”为钩 , 即用细而小的针制作鱼钩 。 这说明战国时期金属鱼钩的制作除了采用范模浇铸的方法之外 , 锻造制钩工艺已经出现 。 “剖粒为饵”是将谷物加工处理而作的钓饵 , 应用比较普遍 。 这是战国时期制饵的方法之一 。
谈到钓鱼技巧 , 詹何是见解非凡 。 楚王向他请教这方面的知识时 , 詹何说:
“当臣之临河持竿 , 心无杂虑 , 唯鱼之念 。 投纶沉钧 , 手无轻重 , 物莫能乱 。 鱼见臣之钩饵 , 犹沉埃聚沫 , 吞之不疑 。 所以能以弱制强 , 以轻致重也 。 大王治国 , 诚能若此 , 则天下可运于一握 , 将亦奚事哉 。 ”
寥寥数语 , 简明透彻并借钓鱼之事阐述了治国安邦的道理 。 詹何不仅是精于钓鱼的高手 , 且是位杰出的政治理论家 。


五、钓鱼活动贯串于古代文明发展进程的始终古往今来 , 有多少国家和民族的栋梁之才操竿于溯海江边 , 运筹安邦之计 , 他们为中国古代钓鱼史增添着骄傲和光彩 。
这时期还有一位著名的钓鱼专家叫玄洲、楚襄王派宋玉和登徒子二人前往学钓 。 学成后一同觐见楚王 , 汇报了学钓成绩 。 其中对玄洲的钓鱼技术作了详细的描述:
“夫玄洲钓也 , 以三寻之竿 , 八丝之线 , 饵若蛆頻 , 钩如细针 , 以出三赤之鱼于数仞之水中 , 岂可谓无术乎 。 夫玄洲、芳水饵 , 挂缴钩 , 其意不可得 , 退而牵行 , 下触淯泥 , 上则波陲 。 玄洲因水势而施之 , 姿纵收敛 , 与鱼沉浮 。 及其解弛也 , 因而获之 。 ”

从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玄洲所用的钓具是非常精致的 , 这反映了当时钓具制作的工艺水平是相当高的 。 这场惊心动魄的钓鱼 , 无处不透着玄洲丰富的垂钓经验和娴熟的钓鱼技术 。
宋玉不仅是这次交流钓鱼技术的当事人之一 , 而且作《钓赋》一篇 , 生动地记录了这段故事 。 为我们留下了一篇难得的钓鱼史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