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心理学家:小时候听话懂事,长大后性格随和的人,过得并不好

心理学家|心理学家:小时候听话懂事,长大后性格随和的人,过得并不好

文章图片

心理学家|心理学家:小时候听话懂事,长大后性格随和的人,过得并不好

文章图片

心理学家|心理学家:小时候听话懂事,长大后性格随和的人,过得并不好

美国劳资学院发布了一项调查 , 结果显示:职场中性格随和的员工 , 过得并不好 。
小时候 , 父母总要求我们听话、懂事 , 似乎只有这样的孩子才能够让他们骄傲 , 也让他们有了炫耀的资本 。 和父母的朋友们一起吃饭时 , 我们也总会因为“听话、懂事”而被夸奖 , 这样的现状也强化了父母的观念 。
但实践表明 , 小时候越是听话、懂事的孩子 , 长大后的性格越是随和 , 这只会成为别人控制我们的弱点 , 这样的性格并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
现在的职场中普遍流传着一个观点:90后的员工不好管理 , 他们自负、高傲 , 一言不合就要离职 。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有网友分析了90后的状况:他们生活富足 , 普遍年轻 , 不会因被辞退或离职而面临吃不上饭的窘境 , 很多90后有自己的想法 , 工作也认真努力 , 任劳任怨 , 不应该给他们贴上这样的标签 。
其实 , 90后对待工作和上级的态度反映出了时代的变化 , 传统的上下级关系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 他们拒绝“洗脑” , 拒绝“谈理想” , “不给钱就免谈”……
这些思想表面上看是倔强、固执、低俗、不上进的表现 , 但其本质却是公平、平等与法治观念的实操 。
【心理学家|心理学家:小时候听话懂事,长大后性格随和的人,过得并不好】换言之 , 新型的上下级关系不需要你多听话、多懂事 , 也不需要你学习老一辈的阿谀奉承、溜须拍马 , 你只需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 , 同时记住:你们只是雇佣关系 , 拒绝无偿打工 。

然而 , 这样的观念往往只适用于积累了很多社会经验 , 并且具有跳槽资本的员工 , 实际上 , 很多年轻人依旧在为公司当牛做马 , 面对公司的压榨 , 他们只能选择忍气吞声 。
有社会经验的人都明白 , 在很多公司 , 那些脾气犟、不好说话、敢和上级顶嘴、有话就说的员工往往能在公司占据重要地位 。 那些老实巴交、任劳任怨、性格随和的员工却总是不合理地安排更多的任务 , 而且随时都有被“劝退”的风险 。
职场中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认为 , 在人际交互作用下 , 你对别人好 , 别人也会对你好 , 你尊重别人 , 自然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
然而 , 人际交互作用并不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万金油” , 有时候 , 你必须展现出自己的脾气 , 让对方觉得你不好惹 , 你才能够受到应有的尊重 。

在职场中 , 上级都喜欢批评那些好说话的员工 , 说好听点 , 这叫“趋利避害” , 说难听点 , 叫做“欺软怕硬” 。
其实每个人都有欺软怕硬心理的存在 , 这是伴随物种进化所形成的属性 , 有利于保证种族生存和繁衍 。 但在职场上 , 在文明社会中 , 这样的心理便只能映射出人们的狭隘 。
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一视同仁 , 即使有偏爱 , 也不应该“欺软” , 然而现实中那些性格随和好说话的员工却屡屡被欺负 。
随和的性格来源于原生家庭
在家庭中 , 性格随和有利于维持家庭和睦 , 但在职场中 , 这样的人只会被当成“老实人” , 然后被别人欺负 。 那么这种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呢?

原生家庭是性格形成的首要环境 , 除了上文所说的父母要求孩子听话、懂事之外 , 还有父母的“高压政策” 。
鲍姆林德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民主型、专制型、忽视型和溺爱型 , 其中专制型是最为可怕的一种 。 由于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的肯定 , 因此他们迫切希望能够得到其他人的赞赏 , 这样的想法促使他们逐渐形成“讨好”他人的性格特征 。
此外 , 他们存在严重的性格缺陷 , 因此往往处理不好自己的人际关系 , 这些消极的经历让他们变得不敢拒绝别人 , 希望通过“依从”来管理别人对自己的印象 , 从而维护人际关系 。
上述经历让他们的性格变得“随和” , 表面上是随和 , 但事实上这是一种自卑、退缩的性格特征 。 首先 , 他们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 习惯于压抑自己的情绪 , 对别人言听计从 , 害怕丢失人际关系 。

对于正常人来说 , 人际关系虽然重要 , 但不至于上升到必不可少的地步 , 我们不会为了讨好他人而丢弃尊严和人格 , 但他们则截然相反 , 为了维护人际关系 , 他们不惜委曲求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