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麻辣财经:我国“算力”增长迅速,有力支撑人工智能发展


人工智能|麻辣财经:我国“算力”增长迅速,有力支撑人工智能发展文章插图
日前 , IDC(国际数据公司)与浪潮联合发布的《2020-2021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 , 2020年 , 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约占全球的30%左右 , 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 与此同时 , 超过九成的国内企业正在或计划在未来三年内使用人工智能 , 74.5%的企业期望采用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基础设施 。
算力 , 也就是数据的处理能力 , 与数据、算法并称为人工智能的三要素 。 人工智能算力既能反映一个国家最前沿的创新能力 , 也代表着企业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 因此近年来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算力就是生产力” 。 那么 , 中国人工智能算力的整体发展水平如何?哪些地域、哪些行业拥有“最强大脑”?麻辣哥带您去看一看 。
人工智能计算力 , 中国约占全球三成
【人工智能|麻辣财经:我国“算力”增长迅速,有力支撑人工智能发展】说起算力、算法 , 很多人可能觉得跟自己生活离得太远 。 其实 , 以算力、算法为基础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 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
举例来说 , 上医院看病或者体检 , 要拍片子 , 也就是医疗影像 , 大家并不陌生 。 以前 , 对医学影像的诊断主要依赖人工分析 。 这种人工分析 , 往往只能凭借医生的一双“火眼金睛”和经验去做判断 。 比如 , 一个病人的肺部就会产生300多张片子 , 但是一些微小的结节病灶大小还不到1毫米 , 读起片子来费时费力 。
人工智能的发展 , 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良方” 。 在国内不少地方 , 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已经实现了规模化应用 , 辅助、甚至代替医生完成疾病筛查任务 , 检测准确率甚至已超过拥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医生 , 而且大大提高了诊断效率 。
除了算法 , 数据处理也是一个大问题 。 比如 , 300张片子大小约为180M , 经过数据预处理或者增强等技巧以后 , 数据量还会成倍增加 。 随着人工智能算法突飞猛进的发展 , 越来越多的模型训练需要巨量的算力支撑 , 算力就成为人工智能应用突破的决定性因素 。
算力如何突破?大家很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芯片 , 其实算力最主要的载体还是服务器 。 近几年 , 人工智能之所以有如此大的突破 , 很大程度上就是人工智能服务器的大规模部署 , 算力获得了大幅提升 。 根据《报告》的数据 , 2020年 , 我国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市场规模约39.3亿美元 , 同比增长26.8% , 其中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占比达87%以上 。 IDC企业研究助理副总裁周震刚预计 , 中国人工智能市场整体规模今年将达到63亿美元 , 预计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增长3倍 , 达到172亿美元 。 “虽然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 整体IT投资有所放缓 , 但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依然实现了较快增长 , 算力资源快速增长 。 ”周震刚说 。
人工智能成热门产业 , 多个行业人工智能渗透度提升
《报告》还发布了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排行榜 , 排名前五的城市依次为北京、深圳、杭州、上海、重庆 , 排名6—10位的城市为广州、合肥、苏州、西安、南京 。 与2019年相比 , 深圳超过杭州位居第二 , 重庆进入第一梯队 , 西安则超过南京位居第九 。
除了TOP10城市之外 , 多个城市在自身产业优势及各种因素推动下 , 人工智能应用取得了较大进展 , 例如东莞的智能制造、合肥的智慧农业等 。 目前 , 人工智能正成为不少城市的热门产业 , 未来有望出现更多结合城市特点的人工智能示范区 。
以手机行业的智能制造为例 , 一道小小的手机屏幕划痕也会有很多不同的特征 , 比如位置、长度、深度等等 , 衡量单位通常只有零点几毫米 。 在电子产品制造基地东莞 , 手机屏幕检测这项工作过去通常是由人工完成的 , 容易受到操作者疲劳度、责任心、经验等因素的影响 , 存在非常高的误判率 , 暗室环境又极易造成视觉疲劳和损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