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隱者不遇
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1
【寻隐者不遇:遇等于不遇,见也是白见】关于字面意义,实在不必费心解释:在小学课本里出现,就说明了这首诗有多浅显。贾岛向来以苦吟出名,别人都是诗仙诗圣诗佛,他却得名“诗奴”。诸如“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样的名句,统统都是脑汁绞尽之后的结果。至于“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这两句,更是花了一千多个日夜才凑成,以致于他忍不住为这一句专门作注: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写诗写到哭,确实也是苦。所以向来以精雕细刻著称的贾岛,忽然给出一首平铺直叙、明白晓畅、完全不求对仗工整、不用浪费时间解释的绝句,委实能令人“雄躯一震”。这首诗一点不带恨不得把字抠烂的晚唐风,倒像初唐盛唐时的随口一吟。
实在要深究一点,那就是字句的象征义:松树不仅点明“已在此山中”,更象征着隐士的品格高洁,毕竟“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是孔子的名言;采药怕也不是为自己疗伤,而隐隐有济世安民的意味;至于云雾缭绕,更是把四周的空气渲染得飘飘欲仙。四句之间还有转折:第一句含着想见的期待,第二句期待落空,第三句希望重燃,第四句还是不知所踪——二十个字跌宕起伏,一点不缺戏剧性。
文章插图
但最吸引人的,当然还是诗句传达的意境:往山中寻隐士,隐士却如神龙见首不见尾一般难逢难遇,在世痕迹不过是童子的几句言语。来之无缘求之不得,访客空对松树高高、白云飘飘,惆怅失望中更增希祈仰慕。而且要是一去就见着、一请就出山,那就只是惺惺作态的假隐士而已,如同后人讽刺伪清高的名句“翩然一只云中鹤,飞来飞去宰相衙”。
诗句中飘然出尘的意境,在儒家文化里比隐士更难寻。所以林语堂在他向欧美介绍中国文化的《吾国与吾民》里提到这首诗时表示,“樵夫、采药者、隐士与道教联系之紧密是一般外国人绝难预料的。”林语堂说,道家的情感在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且这种对自然的感情差不多流露在所有的中国诗歌中。
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回头来看一个字了:师。
2
几乎在所有的课堂上和书本中,第二句里的“师”都无比自然地被解释为“老师”,但中文的多义性在这一刻恰好浮出水面:师既是老师、教师、师门、师父之师,同时也是大师、宗师、禅师、国师之师。后一种“师”不必然一定要有弟子,一如风伯雨师的雨师,并不需要在负责降雨之外再授课;而黄蓉的爸爸黄药师,名字的本意是药工和医生,也并非先收徒弟再得名字。
所以“师”是诗里是哪一种含义,具体还要看访客怎样问童子。如果他直截了当问的是:“你师父在哪?”那童子回答“采药去”,含意就只能是:我的师父去采药了。
文章插图
但访客要是问:
“大师何处去?”“天师去哪了?”“宗师哪里去?”“仙师在何处?”
童子回答“采药去”,就只是以一个路人甲的身份告诉访客:你要找的人去采药了。
但访客究竟怎样问的呢?贾岛只是说“松下问童子”,全然不提如何问——你能相信这里的留白是他无心?诗人像是在某种程度上考验着读者:你要觉得“师”一定、必须、只能是老师,那就这样以为也行,毕竟谁也没说惯性思维就不行。
3
但发现“师”并不百分之百确定无疑就是童子的老师,只是第一步。如果了解道教文化里高人现世的常用形象,还可以有更多的收获。
被道教尊为南华真人的庄子,在他的《徐无鬼》一篇里讲过一个故事:
黄帝带着手下去找高人问道,七个人半途迷了路找不着方向,恰好碰上一个牧马的童子。黄帝问你知道路不?童子说知道。黄帝很奇怪:我堂堂轩辕氏加手下一拨得力干将都迷路,你一个小童居然知道?
推荐阅读
- 曹植为什么会怀才不遇?才高八斗的确不假,醉酒误事也是真
- 看一代名僧,婉拒一代才女
- 一心为民的清官海瑞为何被集体抵制?历史专家:清官不等于好官
- 他花2亿买下一饭店,大堂内挂着一幅画让他大喜:等于白捡一饭店
- 大隐者原创深度影评 篇二十:大明王朝(12集)深度影评—你明明很优秀,为何做不了领导
- 为何古人规定一斤等于十六两?这种进制设计,彰显先进的数学思想
- 人常用“半斤八两”来形容两件同样的事物,半斤怎么等于八两呢?
- “不要有分别心”,是否就等于装聋作哑?
- 晚唐诗人怀才不遇,写一首七律抒发内心苦楚,结果成为了千古名篇
- 楚汉|才调无伦的贾谊,身处治世,又逢明君,为何怀才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