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推荐好书 篇六:史上最强少儿版《西游记》,一位作家父亲送给9岁儿子的礼物( 二 )


· 在语言上力求活泼,还原《西游记》新鲜有趣的核心我们知道,现在市面上《西游记》的改编版数不胜数,什么“西游记精华版”、编译版、彩绘注音版、改编绘本版等等,薄的、厚的,大的、小的什么规格都有。
但许多改编版,不是聱牙诘屈,艰涩难懂;就是删减太多,索然无味。
《给孩子的西游记》是目前市面上《西游记》白话版本中趣味性和通俗性平衡得最好的版本。
孙智正写作多年,深知什么样的语言是好的、美的、有趣味性的。他不喜欢咬文嚼字,他的作品,叙述往往十分简洁凝练,没有赘余和浮夸的矫饰,在谈到自己改编《西游记》的初衷时,他说:
“语言力求通俗朴素,同时保持韵味,清健,‘雅俗共赏’,去掉《西游记》的文字硬壳,展露出它依然新鲜有趣的核心:强劲的故事进展、个性鲜明的人物、插科打诨的对话……呈现一版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的《西游记》,让孩子能看懂并喜爱,又可以让有心人看得很深。”
而同时,作为一名「父亲」,他知道什么样的语言是孩子喜欢和需要的。
比如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 “金角银角”,孙智正写得有趣极了:
“银角叫:和尚,把嘴伸出来!
八戒闷声闷气地说:胎里病,伸不出来。
银角叫小怪:小的们,用钩钩出来!
八戒连忙伸出来嘴来:你要看就看,钩什么!”
孩子们耐心有限,要求也高,他们可不会让目光停留在“看不懂的故事”上,也记不住“无聊的故事”。
《给孩子的西游记》中,充满了这种让人深感趣味,捧腹的桥段,让孩子们可以一直津津有味的读下去。
就连目录的语言,作者都花了很多心思,改写成了孩子的语言:
只推荐好书 篇六:史上最强少儿版《西游记》,一位作家父亲送给9岁儿子的礼物
文章插图
“让某某等着”都是孩子们平日玩闹时会说的,是地道的“儿童语言”,而“猴精溜了”“炉里炼猴”又能逗乐不少孩子,他们大概率会引逗起他们的好奇心。
每个家长都想让孩子爱上阅读,其实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自己在阅读中发现乐趣,让他能主动、迫不及待想要继续看下去。
只推荐好书 篇六:史上最强少儿版《西游记》,一位作家父亲送给9岁儿子的礼物
文章插图
· 在文本的取舍上极具匠心,保留原著最精妙细节。这套《给孩子的西游记》要做的不是逐字将原著翻译过来,不然就叫《西游记全译本》了。既然是改编,改编者在原著文本的基础上肯定会做一些取舍。
读过原著的都知道,《西游记》原著中有一些不适合少儿阅读(原版中太过暴力、血腥,直接描述杀戮)的部分,孙智正对其进行了简化处理。另外,他对部分诗词进行了简写以及更口语化的表达。
以开篇为例,吴承恩版原著的开头是:
只推荐好书 篇六:史上最强少儿版《西游记》,一位作家父亲送给9岁儿子的礼物
文章插图
别说孩子了,有多少家长有耐心读完这一大串天干地支呀。
《给孩子的西游记》直接略去了晦涩的天干地支的部分,从孙悟空的诞生写起:
“ 假定在很远的地方有一片无尽的大海,大海里有一座山。
这座山的山顶上有一块石头。这块石头长得挺高挺大的,还有好几个孔,光可以招进去,风可以进进出出。有一天,这块石头突然崩裂,滚出来一个石球。
石头就地一滚,变成了一只石猴。石猴长得跟真猴子一样,有手有脚也有毛,有鼻子有眼。那眼睛一睁开,特别亮,抬眼一看,两道亮光直冲到天上……”
没有晦涩的词句,相反,“山顶上的石头”“石头身上的孔”“滚出来石球”……任何孩子都可以毫不费力地想象出相应的画面。
清晰、简单,又不损原著之妙,更适合孩子阅读。
而在另一方面,它保留了许多别的少儿版本没有收录的情节,这些故事情节和主线剧情关系不大,因而被删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