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分别能当什么官,考中难度有多大?小编科普一下古代的科举制度,这个题目的答案就一目了然了。
文章插图
自隋朝起,朝廷开始用科举制考核、选拔官员,直到清朝末期才废除,延续了1300年,可谓是影响深远。科举始于隋唐,改革于宋朝,鼎盛于明清,纵横仅以明清时期为例讲述科举制度。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较前人最大的改革就是进入学堂念书成为科举的必经之路。童试科举考试的预备阶段,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者称生员,也就是秀才,可进入府学、州学、县学中学习。
文章插图
考取生员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一般生员有两种渠道获得乡试资格,一是在府、州、县学中表现优秀被选拔为贡生,直接进入国子监学习成为监生;二是在各省举行的科考中,成绩靠前者可成为科举生员,监生与科举生员可参加乡试。在明朝初期,监生就可以入朝为官,且可出任地方大员的要职,明成祖后就渐渐废止监生做官了。乡试是正式科举考试的第一级,监生与科举生员可参加的,由南京府、北京府、各布政司举办的地方性考试,三年一科,每科三场考试。
文章插图
乡试中举为乙科,又称桂榜,乡试考中者称举人,俗称孝廉,榜首称解元。古代学子寒窗苦读数十载,天命之年才中举者时而有之,终生没能中举者甚众之,中学课文讲的《范进中举》,求索半生换来功名,最后却喜极而疯,是那个时代学子的真实缩影。会试正式科举考试的第二级,全国举人可参加的,由礼部主持的全国性考试,也是三年一科,每科三场。会试的举办时间在乡试的次年,也就是说科举生员参加乡试中举后,次年就可以参加会试了。会试考中者为贡士,也称明经,榜首称会元。
文章插图
殿试科举考试的终极之战,全国贡士参加的,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时间定在会试之后。贡士参加殿试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排名罢了,殿试完毕,次日阅卷,再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一、二、三甲都称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
文章插图
可见,高中进士才能入朝为官,明清时期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秀才只是考学的初级段位,基本没有当官的资格,当然也有破格提拔的例外存在;举人拥有一定社会地位,有做官的资格,但基本都是补缺,官职也都是比较小的地方官;考中贡士就一定能成为进士,是可以做官的,至于官职几何,就得看殿试发挥得如何了,只能说名次越靠前,做大官的几率越大啦。
文章插图
(作者:游龙公子,本文由“小世界大文明”创作)阅后如果喜欢,不妨关注、点赞和评论,谢谢!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谅解!
推荐阅读
- 揭秘三星堆 为何有人称其不属于中华文化
- 穷秀才出上联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乔,寡妇下联一出,秀才逃了
- 为你揭秘的历史真相,你很有可能不知道!
- 宋代娱乐活动大揭秘!看完这篇你就知道了!
- 聚焦:揭秘!“国家二级”是怎么来的?
- 秀才出上联:竹本无心,奈何节外生枝?才女下联成经典,网友佩服
- 萧峰的师父揭秘了!终于知道萧峰练习什么内功了,难怪他这么厉害
- 古代角斗士如何认输?庞贝新挖出的壁画揭秘:伸出一根手指指天
- 才女出对联招亲:“天字出头为我夫”,穷秀才随口说出下联,成功抱得美人归
- 揭秘如何通过骨头分辨男女,考古系的女生都要亲手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