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有多苦,商人能否参加科举?为何不能自学成才?

如今现代社会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一直饱受争议,人们都认为把人才的选拔寄托在某一次考试上,这是否有些太过唐突了。其实,我国古代考试选拔人才的方式,一直是一项十分公平公正的国策。
 古代科举考试有多苦,商人能否参加科举?为何不能自学成才?
文章插图
并且,在古代许多王朝都对科举考试进行多次改革,而改革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防作弊,另一个就是扩大人才录取范围。而我们本篇文章,要讲的不是科举制度究竟经历了多少次改革,而是讲述古代科举考试究竟有多么苦,甚至在古代科举文人之中常常流传一句话“寒窗苦读都不一定能够挤过着千军万马的科举大军”。由此可见,古代的科举考试究竟有多么难。首先就是参与科举考试的身份规定隋朝对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员,身份限制不严格大家千万别认为,古代科举考试只要是人就可以去参加,还真不是这样的。科举从隋朝开始发展,这个时期,国家对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员身份限定,还没有太过严格,只要不是戴罪之身,女人、身世不清白等人士,其余的考生都有资格参与科举考试。
 古代科举考试有多苦,商人能否参加科举?为何不能自学成才?
文章插图
不过,隋朝的第一次开启科举考试,就出现了人满为患的现象,无数的形形色色的人都挤到科举考试考场,这直接导致了考场根本就坐不下,最终没办法,主持科考的官员只能够临时到周边街巷租借老百姓的座椅,来满足考生。当时的考场里面人满为患,考场外也设立了大片的街巷区域,这些区域也被临时征用为科考考场,甚至隋文帝还直接派遣了皇宫禁卫来维持科考纪律。但尽管如此,第一次科考的作弊现象依旧是层出不穷,学子们彼此交头接耳,还有的坐在角落的学子,直接俯过身子去抄袭其他考生的卷子。而官员们也来来回回的到处抓捕作弊的学子,第一场科考就抓捕了百人之多的作弊现象。
 古代科举考试有多苦,商人能否参加科举?为何不能自学成才?
文章插图
而这一次科考同时也是含金量十足的科考,能够上榜的学子都是才华横溢、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于是经历第一次科考之后的隋朝,在往后的科举考试中,就会首先统计参与科考学子的人数,然后根据人数调拨地点和桌椅。唐朝、宋朝对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身份有了进一步的限制而发展到了唐朝,唐朝是全盘继承了隋朝的科举制度,但是,对学子的身份却有了一些要求,首先,以往隋朝对考生的身份限定依旧没有改变,但是唐朝加上了商人、罪犯、倡优、捕快等人士,规定了这些人士不能参与科考。不过尽管扩大的身份限制,但依旧每次科考都人满为患。而到了宋朝时期,科考依旧有了本质的改善,而对学子的身份限定也逐渐完成了范围圈定;宋朝规定商人、女人、罪犯、捕快、倡优、冷籍、身世不清白的人、犯忌讳的人、冒名顶替的人、戴孝的人士都不可以参与科举考试。于是从宋朝开始,科举考试的身份限定,也使得大量的人被断绝了做官之路。而后来对于宋代开始的这种科举身份限制,也是一直处于一个争论阶段。许多官员学者都认为,这种身份限定是不人道的,如果这样做会导致国家损失不少的人才。
 古代科举考试有多苦,商人能否参加科举?为何不能自学成才?
文章插图
但是王朝的统治者们,对于这种限定却十分赞同,他们认为科举考试是国本,所以,也必须遵循国家礼法要求来,这种身份限定,只不过是按照国家礼法规定来,并没有什么出格的地方。因此,随着古代王朝统治阶级的坚持,科考的身份限定,也渐渐成为了考试的一个硬性规定。商人转变身份后,其后代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当然了,并不是说这十类人,就没有参加科考的机会,他们还是有机会的,只不过他们需要把自己的身份转变一下就可以了。例如,商人之子的身份依旧是商人,那么,商人的孩子就可以通过通婚的手段,让儿子迎娶官宦自家的女子或者是书香世家的女子,换句话说只要这个女子不是商贾家族,并且身世清白,那么就可以娶。一旦娶了这种女子,那么,商人之子的身份就可以进行转变了,就不再是商人。而到了明清时代,科举考试的身份限制,也开始渐渐宽松了许多,只要你饱读诗书,你就可以参加科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