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接见罗马教廷使者13次后,为何立即禁止天主教?他怕什么?

说到这里,其实台台君想说“理解”这个词语,国与国、宗教与文化都有互相不理解的情况,而人与人之间要真的相互理解就显得更为困难,我们自己习惯从自身的角度、文化、价值观去推测、揣摩甚至是评价另一个人,但忘了对方其实也有一个自己的文化价值观,这个时候,自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说起中国历史中的宗教,用包罗万象想必是毫不夸张的,中国从古至今的文化血液中就含有兼容并蓄的基因,所以除开本土化宗教道教、儒教之外,由外国传入的比如佛教、回教、喇嘛教在中国都能找到新鲜土壤。所以在古代社会,如果一个富饶人家办个丧礼,那道士和尚喇嘛萨满齐上阵的也是比比皆是,这几乎是在外国不能想象的现象,而就是中国这种极端的情况,每个宗教之间都不会发生激烈的冲突。
 康熙接见罗马教廷使者13次后,为何立即禁止天主教?他怕什么?
文章插图
从国家层面来讲,中国的统治阶级对宗教其实也是持宽容态度的,甚至包括武则天时期,武则天一心推崇佛教,但都没对其他教派进行打压就可想而知。当然,“灭佛运动”除外,也就是佛教讲的“三武一宗佛难”,这其实并不是宗教问题,而是政治和经济问题,所谓“灭佛”,其实根本就没有宗教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
 康熙接见罗马教廷使者13次后,为何立即禁止天主教?他怕什么?
文章插图
但清朝的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在1721年发布了一条很是奇怪的禁教令,就是以后禁止西方人在中国传教了。也就是说你西方人在中国住着可以,但是要传教,那是万万不行的。这一条禁教令一出,几乎贯穿整个清朝,成为了基本国策。但更为奇怪的是其实康熙在发布这条禁教令的29年前,他曾发布了一条容许天主教自由传教的圣旨。这一前一后仅仅相差29年,但却是完全相反的两条命令,这又是为何?
 康熙接见罗马教廷使者13次后,为何立即禁止天主教?他怕什么?
文章插图
本期我们不妨谈谈天主教在中国的行教发展。天主教其实是在明朝中后期才正式在中国大规模传教的,当时的大航海时代和天主教新教改革融为一体,当时的耶稣会到中国来的时候,自然希望能尽快传教,但人生地不熟,所以就想办法把教会往中国人熟悉的地方靠,也就是所谓的传教的本土化。比如有个叫利玛窦的传教士,他就把传教往当时已经被人们熟知的佛教那一边靠,他自己就会穿着和尚的衣服,而且还把传教的场所叫“仙花寺”这种更像是佛教寺庙的名字。
 康熙接见罗马教廷使者13次后,为何立即禁止天主教?他怕什么?
文章插图
但后来利玛窦又发现其实佛教在中国的地位并没有那么深,中国的士大夫好像并不怎么买账,真正在中国影响巨大的还是儒家,所以利玛窦赶紧又穿上中式服装,留起胡须,整个一个儒生打扮,加上他很有才学,就此结交了很多文人和高官,后来受万历皇帝接见,就此正式在中国传教。按理说既然已经打开局面了,即使改朝换代,对于宗教来说,至少在传教这方面应该也不会大受影响,而且康熙确实刚开始是容许天主教传教的。怎么到后来又禁止了呢?这就要说到罗马教廷了。
 康熙接见罗马教廷使者13次后,为何立即禁止天主教?他怕什么?
文章插图
当时的罗马教廷有了强大的靠山法国,加上在中国传教的成功,据记载,当时天主教在中国的信徒已经有几十万之多了,天主教也完成了对欧洲宗教的统一态势,这个时候就不能以发展和传教为目的了。那以啥为目的?自然是对这个教会内部的意识形态进行统一了。而中国的几十万信众自然就进入罗马教廷的眼帘,可能中国信众也是罗马教廷最讨厌的一类信众。为啥?因为中国人兼容并蓄呀。哪有你欧洲人的那种所谓信仰的纯洁性。我今天拜菩萨,明天拜上帝,后天拜孔子,这对于中国人来说不是很正常的事嘛。
 康熙接见罗马教廷使者13次后,为何立即禁止天主教?他怕什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