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春山好的古都,书写它该如何去掉那些同质化的滤镜?( 四 )


他后来有没有选上我不知道,但是这连续的一周里,他一直在讲,在大马路上一站就是很久。开始的时候,我很烦这个人的演讲打扰我的工作。但一周多以后他离开了,大概因为是选举结束了吧,我又顿时觉得街上突然安静有点不适应。所以《春山好》里有一节“市长选举战”,我读得太身临其境了,思绪就马上回到了那时候,每天耳朵都传来这个中年男人将喇叭开到最大以后的碎碎念。那些施政理念最后落实了吗?不知道。
京都这个地方从来不缺政治。熊野神社有一次还迎来过幼儿妈妈们的游行。我日语不太灵,所以也不知道她们具体抗议的那个什么法,到底是什么。校园里也是这样,京都大学的展板,是一种奇观,写满了各种抗议。我初入校园,就被惊呆了。展板背后不远,就是两位著名校长的铜像。展板与铜像日夜相对,不知道它们之间有过谈判。
《春山好》里还原了很多我们过去见过的一些景象。“百万遍风土记”这一节,文字虽然不多,但是很有价值。百万遍,是我抵达京都后,第一次出行抵达的地方,也因为这地名本身,就是一个故事。枕书记录了这里发生过的故事,列了一些年表,让我们直接那寻常街市的背后,曾经有过怎样的涌动。一年又一年,不变的,唯有春山。
一座春山好的古都,书写它该如何去掉那些同质化的滤镜?
文章插图
△静静流淌的琵琶湖水渠,蔡丹君摄,2017
这类事情,我有时候也去问枕书,枕书会给我耐心解答,告诉我一些来龙去脉。在她的解释中,我逐渐能理解,京都这个地方,人们有着不一样的热血。2019年我到了东京,我在东京的时候,就是一种“街市永远太平”的感觉。这里的人行色匆匆,没有交谈。即便是问路,也是快速回答来相询的旅人。这两座城市真的很不同。所以,如果把京都当做一个“庙很多”的旅游城市,那可真的是小看它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人自然是会成长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的。
三年过去了,我依然能经常从枕书拍摄的图片中,看到那座她窗外的春山。《春山好》的背后,是一段值得铭记的人生旅程。我读到她平静如流的文字,自然是知道:枕书,她依然和我分享黑夜,她也依然将这场对书籍的深情,付诸到底。所谓平静如流,就是那河流看似熨帖如一张绿色的毯子,而内在全是奔涌的力量,冲击着乱石长藻。有好多段落,我读下来,心中尤为感动,有时候有一种强烈的酸涩。能将这些人间的滋味,品读出来的,必定是她的朋友。于是深情为人之道,则必然不孤。
新媒体编辑:袁欢
配图:无特殊说明摄图网
2021·文学报40周年·订阅有礼
订阅2021年全年报纸,截图发公号后台,随机赠送40周年文创一份。
每天准时与我们遇见的小提示:
一座春山好的古都,书写它该如何去掉那些同质化的滤镜?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