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中堂推动曲艺进校园,向小朋友普及曲艺知识 中堂融媒体中心供图
一阵阵或悠扬或清脆的乐曲余音绕梁,“小牡丹戏曲班”小学生在认真练习唱腔,舞台基本功,或学习各种乐器……这是中堂镇曲艺进校园的生动剪影。在振兴曲艺发展计划中,中堂将推进曲艺进校园作为重要实施内容,在学校播种曲艺种子,育新人发新枝,让曲艺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中堂镇委委员黎锡浩表示,曲艺进校园,向小朋友普及曲艺知识,再从里面挑选出曲艺的尖子,组成一个少儿曲艺培训的尖子班,使中堂的曲艺文化进一步从青少年层面扩大影响力,更好促进曲艺的传承与振兴,擦亮中堂曲艺之乡的牌子。
激发兴趣
将粤曲纳入学校第二课堂
在中堂镇第二小学,每天下午的曲艺课堂都十分热闹,别看小朋友们小小年纪,唱起曲来字正腔圆,一招一式很有“演员范”。校长郭满林介绍,2015年8月第二小学成为“粤剧曲艺非遗传承基地”,同时组建“小牡丹戏曲班”,2016年将粤曲正式纳入学校的第二课堂,鼓励更多的孩子了解粤剧曲艺、积极参加学习粤剧曲艺。目前,该校努力打造以传承非遗教育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在培养粤剧新生代的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的素质教育发展。
据了解,中堂镇第二小学不但邀请镇文联的专业老师进行授课,还聘请佛山粤剧学校的老师前来授课,教授学生基本的粤剧知识和表演技能。唐沛文是戏曲班的指导老师,多年来,他和其他老师带领学生,从学白话到练唱念做打,从懵懂无知到登台演出,一路蜕变。回想起刚开班的情景,唐沛文说,学生们学粤剧难,取得家长和社会各方的支持,也不容易。后来,通过教学方法创新、家长志愿陪同团等做法,戏曲班才渐入佳境。有了专业的指导,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浓,进步也很快。
此外,为推进学校创建“一校多品”艺术教育特色,第二小学还于2016年9月成立器乐班,利用在职和退休教师的爱好特长发展组建学校的民乐队培训,教授学生演奏各种乐器,如高胡、扬琴、梅花琴、中阮、木琴、打击乐等。学校从二年级挑选学生抓起,坚持每天第二课堂和周六少年宫训练,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演奏技能娴熟,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各项表演和粤剧文化交流活动,获得较高的赞赏。如2019年参加东莞市中小学生器乐小组合奏比赛荣获《器乐小组合奏》比赛二等奖,2020年乐器合奏《春郊试马》荣获广东省中小学广东音乐交流展示活动小学组第二名。
创新形式
快板开辟曲艺发展新天地
中堂学校在传承曲艺文化中不断创新艺术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中堂镇中心小学,竹板声声响连环,精神抖擞站上台。一副快板一张嘴,嬉笑怒骂皆显魅力。2014年,中堂镇中心小学将快板艺术引进校园,让小学生感受传统文化,让学生们接受传统艺术熏陶。
快板是一种汉族说唱艺术,属于中国曲艺韵诵类曲种。快板作为韵诵型的口头说唱艺术类型,十分注重曲词语言本身的创作和艺术上的魅力。不仅有中国传统诗歌创作惯用的“赋、比、兴”手法,而且非常倚重诸如排比、对仗、双声、叠韵、谐音、双关、比喻等等汉语言丰富多彩的修辞技巧。在审美风格上,又很崇尚喜剧色彩和娱乐效果,讲究风趣与幽默,也注意使人发笑的“噱头”或“包袱儿”的创造,追求寓教于乐的美学境界。
颇具北方特色的快板对于南方人来说,学起来有点困难。中堂镇中心小学少儿曲艺班聘请了曾获曲艺“牡丹奖”、广东省曲艺花会多次获金奖的赵梓琳老师、蒋志雄老师、谭思翼老师来担任少儿曲艺班的教师,为了练好嘴上功夫,老师对练习嘴里每个部位的功夫都编了绕口令,学生每天坚持练习。短短两年时间,招收曲艺爱好者近百人次,孩子们打快板、学粤曲、说相声、演小品、唱双簧……
示范带动
发展特色校园粤剧文化
推荐阅读
- 每一笔都很梦幻
- 凌云:打造古府读书会品牌 推进全民阅读常态化
- 道滘:“南国红豆”展新姿 粤韵曲艺代代传
- 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 给群众提供“菜单式”文化服务
- 琼花璀璨扬粤韵 老干英姿展风华——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曲艺团参演禅城区戏曲角活动
- 郝万铎为赵先生现场书写中堂对联
- ?第四届海南省曲艺大赛启动 打造曲艺精品 助力自贸港建设
- 明朝|戏曲·赣东采茶戏 | 起始于明朝的古老戏曲艺术
- 秦朝|《大秦赋》中可有可无的四个人物,对推进剧情毫无帮助!
- 136位网络文学作家联合发出倡议 共同推进网络文学精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