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秦穆公:死后谁愿意陪我?大臣:我等愿意;国君死后大臣欲哭无泪

《史记》中写道"士为知己者死 , 女为悦己者容" , 正所谓知音难觅 , 所以对于有的人来说为知己献出生命就是一种大义 。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且只有一次 , 珍贵程度自然不用言说 , 可在我们漫漫人生路上有许多比生命还珍贵的东西 , 我们可以为了自己的爱人、自己的孩子、自己的父母甘愿舍弃生命 , 可若是面对毫无关系的人呢?还能毅然慷慨赴死吗?
古人云"食君之禄 , 忠君之事" , 可若是君主强人所难呢?在那个"普天之下 ,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 莫非王臣"的时期 ,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 一个肆意开口 , 情之所至 , 一个信以为真 , 结果出现一系列悲催场景 。
丧葬文化是中国悠久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笔 , 中国有56个民族 ,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有文化 , 包括婚丧嫁娶各个方面 , 光是汉族不同地方的这些文化就各具特色 , 对于研究中国历史的人来说 , 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是非常值得深入研究推敲的 。
秦朝|秦穆公:死后谁愿意陪我?大臣:我等愿意;国君死后大臣欲哭无泪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等级制度相对比较森严的古代 , 丧葬方面更是有阶级之分 , 尤其是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君主 , 他的葬礼是举国上下最高规格 。大家就算没去过也应该在各种媒介上看见过秦始皇陵兵马俑吧 , 这些兵马俑就是存在于秦始皇皇陵中 , 有人称兵马俑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 这些兵马俑虽然不是真人真马 , 但一个个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 连人物脸上的五官表情都惟妙惟肖 。
这种规格陪葬品留给后人的除了历史的记忆还有各种艺术的欣赏 , 可是 在众多丧葬文化中有一个非常泯灭人性的习俗 , 那就是人殉 , 顾名思义就是将活人当做陪葬品一起送进陵墓中 , 在古代这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 尽管这个行为本身非常野蛮、极其残忍 。
在各种古装电影电视剧中 , 我们知道古代皇帝寿终正寝后 , 一些没有子女的妃嫔们会变成陪葬品 , 事实上 , 不止皇帝 , 一些高官贵族同样会在死后让一些人殉葬 , 这些人当中除了有奴隶 , 还有近侍、妻妾以及近亲 , 也正因此 , 在现代考古过程中 , 考古队员们经常会在某一个人的古墓中看见许多白骨 。
秦朝|秦穆公:死后谁愿意陪我?大臣:我等愿意;国君死后大臣欲哭无泪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么毫无人性的殉葬习俗由来已久 , 早在公元前3000、4000年前就有了 , 在由部落形成国家之后 , 这种糟粕愈演愈烈 , 甚至已经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 。
在君主集权制的古代中国 , 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 , 手握一干人等的生杀大权 , 圣明的君主能听谏言 , 能辨是非 , 遇见过于精明的帝王 , 那些天子近臣的脑袋随时处于危险之中 , 譬如 , 他会将能臣变成殉葬品 , 公元前659年继位秦国君主的秦穆公就将这种人殉付诸于实践 。
根据史料记载 , 秦穆公在位39年 , 慧眼识英雄 , 亲贤者、远小人 , 励精图治 , 使秦国一度国力昌盛 , 国家经济政治发展都远超其它小国 , 他在位期间秦国一举吞并周围小国 , 国土面积不断扩增 , 为秦统一六国 , 建立大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石 。
秦朝|秦穆公:死后谁愿意陪我?大臣:我等愿意;国君死后大臣欲哭无泪
秦朝|秦穆公:死后谁愿意陪我?大臣:我等愿意;国君死后大臣欲哭无泪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尽管秦穆公为君期间成绩斐然 , 但是他仍然受时代局限性的影响 , 对自己的生死大事尤为关心 , 尤其是死后事宜 , 在生前他就想安排好 。在那个相信鬼神、充满迷信的年代 , 人们都相信死后灵魂会到另一个世界 , 秦穆公觉得自己是命定的帝王之相 , 到了另一个世界依然要做一统天下的君王 , 所以不光要近侍美女们殉葬 , 大臣们也要一起去陪自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