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千年来最了解木兰的人,一首诗道出了木兰内心的凄楚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南北朝“乐府双壁”之一的《木兰辞》,刻画了一个代父从军的女英雄形象,她曾无数次被搬上电视荧幕,即使过了千年,也令人肃然起敬。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首吟咏木兰的诗,这首诗名为《题木兰庙》,作者是晚唐著名诗人杜牧。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他是千年来最了解木兰的人,一首诗道出了木兰内心的凄楚
文章插图
关于“木兰”这个女英雄,一直是有争议的。
如今我们大部分人都认为她姓“花”,但其实无论是《木兰辞》原文,还是后来吟咏木兰的诗词中,都没提到她的姓氏。
最早给她冠上“花姓”是明代的大才子徐文长,他在《四声猿》第三折《雌木兰》中,第一次提到木兰姓“花”,从那以后,“花木兰”三字便深入人心。
根据历史记载,木兰最可能是姓“魏”,“木兰姓魏氏,本处子也”。
但无论她姓什么,在男尊女卑的古代,这样一个足以和男儿比肩的女将足以令后世无数人膜拜。
她“代父”代表着“孝”,“从军”代表着“忠”,如此忠孝两全的女子当真压倒无数男儿。
而杜牧这首《题木兰庙》正是塑造了这样一个“巾帼英雄”的形象。
但他的这首咏史诗又不同于其他一味夸耀“木兰”的诗,他写到了木兰心中不可与言的“伤”。
他是千年来最了解木兰的人,一首诗道出了木兰内心的凄楚
文章插图
诗歌第一句写的是木兰的英勇。
她就像男儿一样,手挽强弓,南征北战。
“弯弓征战”四字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木兰征战沙场的英姿,也是她12年戎马生涯的最佳概括。
12年,一个少女的最好年华就这样葬送在沙场山,纵然她心坚如男儿,心中也定然有遗憾的。
而诗人深知她心中的酸楚,所以第二句才会接着写道“梦里曾经与画眉”。
白天她和一众男儿弯弓射箭,征战疆场,夜里却梦到和女伴们描眉画眼的情景。
一个“梦”字突出了她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她希望早日结束战争,恢复女儿身。
“画眉”对于平常女子来说本是再普通不过之事,可是对于木兰来说却是一种奢望。
梦里的情景是那样的可望不可即,突出了她心中的哀伤。
他是千年来最了解木兰的人,一首诗道出了木兰内心的凄楚
文章插图
接着的第三句写的是她的思乡之情。
她多次手持酒杯,久久地凝望着家乡的方向。
这一句很有意思,征人思妇是唐朝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常常是征人对酒思念亲人,而思妇
望月想念丈夫,可是这里却是女子对酒思亲,这样的一种反差无形中拔高了木兰的形象。
她以一介女儿身征战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足以令无数男儿汗颜。
接着最后一句,诗人笔锋一转,就写到了王昭君,简直是神转折。
也许有人觉得这两人并无太大联系,一个是征战沙场的将军,一个是和亲的美人。
但其实这两人身上至少有两个共同点。
一是她们都背井离乡,远赴边塞;
二是她们的身上都背负着家国、民族的责任。
他是千年来最了解木兰的人,一首诗道出了木兰内心的凄楚
他是千年来最了解木兰的人,一首诗道出了木兰内心的凄楚
文章插图
原本这样重大的职责是男子所担负的,可是却压在了两个柔弱的女子身上,诗人对男子的讽刺不言而喻。
就像唐另一个诗人戎昱在《咏史》中所言“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在男权社会,他们会有这样的认识也算是不容易了。
这首诗不仅写出了木兰的英勇,更写出了她心中的苦楚,这样一个女英雄令人肃然起敬,也令人心生同情。
一首诗,短短28字,却道尽了木兰内心的凄楚,如此算来,杜牧应该是千年来最了解木兰的人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