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是“80后”代表作家林森“寻根之作”,一部独属于海南岛的小说。小说书写了两个悲喜交集的故事。城市的发展,让有着千年历史的海边渔村面临搬迁,家人惊慌失措,而见惯风雨的“父亲”,以其坚韧心志及创世雄心,带领一家人度过危机;因为一场冤案,他失去自由、名声、所有亲人,他独自上到一个孤岛生活。四十多年的岁月流过,他与小岛终于活成了一体……现代化进程与海洋文明的碰撞,城市发展中的变与常,构成小说并行的线索。《岛》是青年作家直面时代的惊喜之作。
文章插图
近日,“孤岛天地间——林森《岛》新书分享会”在京举行,林森与一众作家、评论家围绕《岛》的书写,深入探讨现代化进程与海洋文明的碰撞,当代人的孤独感,以及新南方写作的可能性。邱华栋认为,这部小说题材的特异性、海岛的孤决性使得作品呈现的空间很大。《岛》讲述了一个人逃到一座岛上生活了很多年,类似现代版鲁滨逊,作为历史存在的真实人物,怎么写出这个人的传奇性、审美感和关于生存的一些微妙的东西。主人公在岛上生存了四十年的时间,是很有难度的事情,《岛》的出现也是中国当代海洋文学里面非常罕见的。从文本内容上看,林森具有很强的文字控制能力。“这部小说一开始写了十六七万字,后来删成十二三万字,但是增加了两条线,我本来以为要写成五十万字,甚至更宏大的,但是小说出来之后发现作者控制极好,就像岛一样在那个地方远远看到一个影子,呈现一种生存的状态。”
“其实每一个作家写到海洋的时候都想写一个岛,这个岛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每个人都想建构一个自己的岛。”李少君坦言,林森的《岛》代表了他小说创作的一个成熟,他开始想真正建构一个关于他个人的文学之岛,精神之岛。作为一个曾经在海南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人,李少君认为,林森的《岛》除了对他本人的创作史有重要意义,对于海南岛历史的展现也有重要的意义,小说面向当下,面向未来,写出了海南的当代史,也映射出海南岛历史的命运,即因为拆迁等原因要不断的搬迁,历史上的海南岛就是不断地搬迁,它对历史有一种回应。
“这是一部新南方写作的开拓之作,后面应该还会有更多的青年作家、诗人去写作这样一个向海洋深处拓展的作品。”杨庆祥将《岛》视作新南方写作的开拓之作,关于新南方写作这个新概念,杨庆祥认为,广东、广西、海南和东南亚,都应该纳入到这个文学版图,这样的写作才是与欧美文学、与世界对话的写作,这是青年作家未来的责任。杨庆祥认为,小说书写的岛有两层含义,一个是现实的岛,一个是精神意义的岛,精神意义的岛更重要,“这种创世纪是鲁滨逊和西西弗斯的合体,是现实和精神的合体,是解构和建构的合体,通过这样一种在岛上重建的生活,林森试图重建中国人的多重生活空间,《岛》提供了一个类似于海明威《老人与海》等经典剧作所提供的文化启示意义。”
作为编辑同行的季亚娅表示,小说里岛屿作为一种方法,以边缘为中心的思考方式,与林森主持的《天涯》这本杂志或许有一定的关系,这个写作方法可以称之为离岸写作。《岛》呈现出一种离岛性,通过这种抽离感审视自己的生活和风土,产生出新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当我们讲述岛屿的历史的时候,有一个通向大历史的港口。小说叙述的背景和大历史无时无刻不发生联系,和时代的处境,以及后来拆迁,岛又面临再度开发,填海造田,商业开发,这个背后大历史可以理解为孤岛和大陆的一个对接的港口。因为即使是一个离岸的写作,也必须有一座桥、一个港口可以渡到这片大陆。”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 | 樊金凤
【海南岛版“鲁滨逊漂流记”?80后作家林森新作《岛》直面时代】流程编辑:L016
推荐阅读
- 现实版《鲁宾逊漂流记》:和船长赌气跑荒岛住,养羊撸猫过了4年
- 《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做生意和政客失败了,无奈之下写书
- 文物收藏|鲁滨逊·克鲁索岛竟埋藏着世界最大宝藏?真的确有其事吗?
- 船长|真实的鲁滨逊:与船长吵架后留在荒岛,每天吃羊肉炖龙虾生活4年
- CCTV6|《南方烹调师》今晚CCTV6黄金时段播出 这碗海南岛的“鸡饭”来了
- 电影节|(文化)第三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闭幕
- 电影节|第三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大师班活动举行 对话优秀电影人
- 海南岛|历史上,由海南奉献的一项中华文化被长期忽视
- 海南岛|海南岛国际电影节 离不开这392名年轻人
- 三亚|第三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在三亚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