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肖邦"傅聪因新冠去世,《傅雷家书》有他的一部成长史( 二 )


新中国音乐家的"第一次"
1952年2月,傅聪在兰心剧场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演奏了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这是他平生第一次登上乐坛,那时他只有18岁。
傅聪的演奏引起了音乐界的注意。次年,他和400多名中国青年来到罗马尼亚,代表中国参加当地举办的"第四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这是他平生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出国,周围的一切都让他感到新鲜。
联欢节结束之后,傅聪随中国艺术团到民主德国和波兰作访问演出。傅聪在波兰多次演奏肖邦的作品,得到了波兰肖邦专家的重视。波兰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提出,邀请傅聪参加1955年在华沙举行的"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
"中国肖邦"傅聪因新冠去世,《傅雷家书》有他的一部成长史
文章插图
(图说:傅雷接受波兰总统接见)
比赛当天是肖邦145周年诞辰。傅聪当时21岁,是新中国第一个参加肖邦钢琴比赛的人。面对自27个国家的几十名选手,未经"科班"训练的傅聪有些紧张。比赛前夕,因为练琴时用力过猛,手指还受了伤。
"那一天轮到我,原定中午12点。在我前面还有三个人上台,从10点开始的。我10点半去,不料前面的三个不是手疼就是生病,都不能弹。我一到,催场的人就说马上得出台。我手也冷,心理准备毫无,但我并没有慌。"
经过三轮比赛的角逐,傅聪最终获得三等奖,并获《玛祖卡》演奏优秀奖,成为第一个在国际性钢琴比赛中获奖的新中国音乐家。当天,新华社就播发了傅聪获奖的电讯照片,向祖国人民报告喜讯。当晚8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这一消息。
波兰人感到奇怪:"这真是不可思议,中国人怎么能那样深刻地抓住肖邦的灵魂?"
"中国的肖邦"
肖邦是傅聪仰慕的钢琴大师。他从小学习演奏肖邦,也因为演奏肖邦而成名。傅聪喜欢肖邦的钢琴曲,也深深被他的经历感动。肖邦20岁被迫离开祖国波兰,客居巴黎。临死的时候他请求友人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波兰。傅聪觉得,肖邦的乐曲就像李后主的词,充满着生死之痛和家国之恨。
前南斯拉夫报纸曾以《钢琴诗人》为题发表评论:"傅聪的演奏艺术,是从中国艺术传统的高度明确性脱胎出来的。他在琴上表达的诗意,不就是中国古诗的特殊面目之一吗?他镂刻细节的手,不是使我们想起中国册页上的画吗?"
肖邦钢琴大赛后,傅聪留在波兰深造钢琴,就学于杰维埃茨基教授门下。五十年代末,傅聪离开波兰移居英国伦敦。他说:"我出走的时候,心情很复杂,因为那时候国内没有艺术,而我离开艺术就没法活下来。"
在六七十年代的二十年间,傅聪举行了约2400场独奏音乐会,录制了约50张唱片,与耶胡迪·梅纽因、托塔里等等在内的诸多国际著名演奏家合作,演奏足迹遍及整个欧洲、美洲、中东、东南亚、日本……美国时代周刊在六十年代将傅聪称为"当今最伟大的中国音乐家"。
"中国肖邦"傅聪因新冠去世,《傅雷家书》有他的一部成长史
文章插图
(图说:2006年4月8日,傅聪钢琴独奏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厅举行。)
1979年,傅聪首度回国,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了音乐会。此后几乎每年都回国演奏、讲学。在家乡上海的演出基本都在上海音乐厅举行,2006-2009年期间,他几乎每年都会在这里登台表演。2014年11月15日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为庆祝自己80岁生日,傅聪举办了"完全肖邦"钢琴独奏音乐会,这也是他在上海举行的最后一场音乐会。
傅雷曾在家书中告予傅聪:"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
"赤子之心",是傅聪一生遵循的弹琴做人的原则,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如今斯人已去,家书中时而严肃时而热闹的父子二人,终以另一种方式得以团聚……
(本文部分整理自《傅雷家书》、叶永烈《傅雷与傅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