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郭沫若,我们该报以怎样的态度?


关于郭沫若,我们该报以怎样的态度?
文章插图
郭沫若,天才之子,风流才子,作为文学大家,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作为考古学家,以自身聪颖勤奋之力,填补世界文明发展史的空白。对于郭沫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们究竟该对他怀以一种怎样的态度,轻易的喜欢或者讨厌,都是太过于简单的情感,但人是那样复杂的,而真实的他又是否如传言所说呢?跪舔掌权者对于郭沫若的极大争议,其中有一点便是他的权利与地位皆是依靠对于掌权者的歌功颂德而来,而他本人是并没有这样的实力,甚至是德不配位的。
关于郭沫若,我们该报以怎样的态度?
文章插图
面对这样的争议,一些人纷纷放出自己的证据:一方面,郭沫若早期拥护的统治与后来所走的道路并不相同,而后来则通过对后期掌权者的吹捧,而不断在提升自己的地位,在国家危难之时,却远赴日本,并与日本女子相恋,而没有投身于革命的抗争中。对于坚持认为郭沫若是谄媚之人看法的人来说,郭沫若的这些做法、这些经历往往是他们乐意宣之于口的,因为这是对于郭沫若跪舔权利、没有革命精神的有力佐证。当一个人的心中已经认定了,那么他看到的便是自己心中所认定的。坚定的革命者郭沫若出生于1892年,1921年,他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诗集《女神》,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基,并与自己在文学上志同道合的朋友,如郁达夫等创办了''创造社'',可谓是年纪轻轻,便极负盛名。
关于郭沫若,我们该报以怎样的态度?
文章插图
1926年,郭沫若跟随当时的掌权者进行斗争,并担任其队伍中担任比较重要的职位。虽不是手握重权,但是也算是在自己的仕途上有所发展。而此时的另一抗争力量才成立五年,在军事力量、资金来源上还远远比不上此时的郭沫若跟随的''正规军''。1927年,郭沫若认清了所谓''正规军''的丑恶行径,并毅然决然脱离原来所跟随的队伍,几经周折,终于走上了正确的道路。郭沫若脱离''正规军'',还发表文章表明自己的立场。这篇文章在人民群众中掀起了巨大反响,却导致郭沫若个人举步维艰。在此情境之下,经过周密安排,郭沫若最终远赴日本进行蛰伏,保留自身力量。
关于郭沫若,我们该报以怎样的态度?
文章插图
在国内外局势动荡时期,郭沫若在日本虽已成家,但仍是进退维谷。但国内局势更加令郭沫若担忧,最终在多方努力与郭沫若的个人缜密计划下,最终孤身一人回国,为自己的革命事业奋斗。这是我们所能知道的最贴近事实的历史,当我们去了解,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左右摇摆的墙头草,相反地,郭沫若坚定的革命者形象跃然于纸上。如果为了权位,在当时选择谄媚歌颂当时的掌权者,才是他官运亨通的最好路径,但是他却选择揭穿当时掌权者的真面目,可见其并非谄媚小人。定陵开掘悲剧,实为时代局限对于郭沫若的另一个争议,是发生于1956年的定陵发掘事件。定陵的发掘是中国考古史,甚至可以说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剧。在很多人眼中,时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的郭沫若应当为整个悲剧负全部责任。
关于郭沫若,我们该报以怎样的态度?
文章插图
1956年,我国考古人员原本打算对明代十三陵中的长陵进行发掘,但误以为定陵遭到破坏,对其开展抢救性发掘,但是发掘容易,保护难。出土的文物中,丝织品占大部分,但是以当时的技术手段与保存环境,丝织品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以致损坏,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失。对于这一考古悲剧,原本并非是郭沫若一个人的问题造成的。其实,发掘定陵是当时担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以及中国科学院的各位院士商量并认可的,最后挖掘文件由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签字,并得到总理批示同意。可见,定陵发掘悲剧并不是郭沫若个人贪功冒进造成的,而是由于当时我国考古技术不发达,以及当时动乱年代的特殊时代背景造成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