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有两个家庭。第一个家庭,是从小长大的家,家里有父母,也许还有兄弟姐妹,被称为原生家庭。第二个家庭,是我们成年后和爱人组建的家。在很多人的人生中,原生家庭的影响伴随终生。旷世才女张爱玲,同样没有逃脱原生家庭的宿命。她的童年,经历了许多不幸,父母离异、继母折辱、生母厌恶、爱人背叛……但在命运长河挣扎的过程里,她用自己的才华,谱写了脍炙人口的小说,用尖锐犀利的笔墨,揭露人性之恶。这一次,我们透过历史的长河,去观察张爱玲的一生,看看她的一生,到底能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张爱玲的人生启示录”,一共10篇文章,这是第一篇。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父母的爱是最珍贵的礼物,若子女无法从父母处获得,则终其一生都将苦苦追求,然则哪怕鏖战一生,也常常会以失败告终。”很可惜,张爱玲终其一生,都没有获得她想要的无条件的爱。
文章插图
一、小脚母亲爱自由张爱玲的父母,都是世家子弟:母亲黄逸梵的祖父是长江七省水师提督,手握兵权的时代重臣;父亲张志沂是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外孙,叱咤风云的时代权臣。两个世家子弟的婚姻,本该琴瑟和鸣,可偏偏黄逸梵和张志沂是两个性格的人。前者爱极了自由,跟随新思想,渴望追求变化;后者科举出生,是旧时代的佼佼者,新时代的弃儿。若非生活在新旧思想交替的年代,两人的婚姻,也许还算美满。只可惜,造化弄人。
文章插图
满清的朝廷倒塌,张志沂从年少有为的才子,变成了无所适从的弃儿,于是投身鸦片,痴迷玩乐,靠着祖上的财产,当一个彻头彻尾的阔少。婚姻的初期,黄逸梵生了一儿一女,张志沂也收敛性子,专心诗词。但本性,总有暴露的一天。儿子出生后,张志沂继续投身鸦片,还养了外室,夫妻俩为此争吵过不止一次。张爱玲4岁那一年,忍无可忍的黄逸梵,以陪小姑子张茂渊欧洲留学的理由,彻底离开了这个充满束缚的家。张爱玲在《私语》里曾这样写母亲的缺位:“最初的家里没有我母亲这个人,也不感到任何缺陷,因为她很早就不在那里了。”在欧洲,黄逸梵完成了从一个封建女性到新式女性的彻底转变。这个1896年出生的女子,没有经历过五四运动的浪潮,却裹着小脚,成了当时标准的旅行家、画家和外交家。这双小脚踏遍了欧洲,还爬上了阿尔卑斯山,在山上痛快滑雪。
文章插图
在欧洲,黄逸梵学了唱歌,学了钢琴,学了好几门外语,而在这一次出国前,黄逸梵没去过任何一个国家。此时的黄逸梵,光芒万丈,甚至连胡适都感慨过她的吸引力。在那个大师辈出的年代,无数人对黄逸梵求爱,不管不顾,不离不弃。此时的黄逸梵,在张爱玲心中是陌生的母亲,却也是完美、光彩照人的偶像。就在黄逸梵享受生活时,她的丈夫张志沂给她写了一封信,信中有这样一首诗:“才听津门金甲鸣,又闻塞上鼓鼙声。书生自愧拥书城,两字平安报与卿。”张志沂在信中隐晦地表达了思念,并且还承诺改过自新。
文章插图
这对于一个接受封建礼教教育长大的男人而言,难得可贵。收到信的黄逸梵决定放弃欧洲的繁华,启程回国。那一年,她也不过二十几岁,见过世界的繁华,却也渴望家庭的温暖。两个孩子,一个丈夫,一个温暖的家。虽然追求自由,但黄逸梵还是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只可惜,浪子回头金不换,却挡不住日复一日的琐碎。
文章插图
黄逸梵刚回国时,张志沂一如自己承诺的那样,不沾鸦片,不养女人,安心享受家庭的和乐。但时间一长,张志沂又开始了自己纸醉金迷的生活。无法接受丈夫的出尔反尔,这一次,黄逸梵选择离婚。为了留住黄逸梵,张志沂将她的嫁妆挥霍一空。或许,在张志沂看来,没有嫁妆傍身的黄逸梵,无论如何也不会离开张家。可惜,他低估了一个女人的勇气。哪怕净身出户,哪怕众夫所指,黄逸梵也毅然决然选择了离婚,抛下一双儿女,彻底离开了张姓家族,也离开了张爱玲。
推荐阅读
- 陈省身的数学人生开创几何新纪元,为中国数学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 “蓉漂”三部曲,“不惑”人生路
- 配乐散文:人生,悟透了,也就释然了
- 2021年全国仅此一副的对联,堪称“神联”,写尽了人生
- 人生若只如初见最美纳兰词,缅怀最爱的表妹,祭奠死去的爱情
- 林徽因爱的,不爱的,一直在告别中!人生有一种愉悦叫享受孤独
- 十年阅读精选出来的 7 本书,改变了我的人生
- 脑洞大开的“反人类”设计 大伙看了简直怀疑人生
- 曾国藩:一个有所成就的人生,先从治家开始
- 刚当了状元,科举考试就取消了,最后一位状元人生有多荒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