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每一座城市都是一本厚重的书,历久弥新,方见真章,建筑、街巷是土地上最长情的“住客”。我们推出《香山记忆》栏目,一起重拾老街巷里的温馨记忆……
文章插图
《香山记忆》第三十一期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最真实的人间烟火,
只有在老街才能寻得到。
位于狮山街道红旗社区的“老古井”
是历史的见证者,
它养育了附近邻里街坊几代人。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乘坐时光机,
先一起重回“古井”
那60余年的岁月记忆。
50年代末
珠海县委从唐家搬到香洲,由县委开挖,清澈的地下水流出,而且终年川流不息。
1960年以前
县委机关、食堂及县委机关干部宿舍的住户食用水都是靠该水井提供,当时香洲地区仍未有自来水供用。
70年代后期
是周边居民的生活、生产的主要用水,井水清澈甘甜,被人们誉为“母亲井”。
80年代初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原来的竹林被大量修建成办公楼、宿舍楼,开始有自来水供应。因年代久远,水井已经破损,甚少人使用,有人提出要拆除水井,但周边的居民坚持要保留住这口水井,水压低没自来水供应时,可以到水井担水使用,故该水井得以保留下来。
80年代中后期
该水井只供人们洗衣服、被褥之用。
文章插图
老人带着孩子,孩子带着孩子的孩子,
就这样三代人享受着“古井”的滋养。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红旗社区多次组织“古井”故事茶话,老街坊相聚,一起追忆与“古井”的点点滴滴。
红旗街老街坊余叔回忆说
当年一个顽皮的小孩玩耍时把他家的柴棚烧着了,这是红旗街的第一把火,居民自发利用古井水齐心合力将火救熄。
老街坊梁阿姨说
当时邻里和谐,小孩父母没空带都是靠着邻居帮忙带大的,当年粮油等都要配给,糖是很稀缺的物资,要糖票买的,但只要家里煲糖水,都会与街坊邻里分享。
老街坊刘女士看着古井说道
当时我们两姐妹正在井边洗衣服,突然有个小孩贪玩失足掉进井里,邻居们急忙帮忙救起,“死里逃生”的小孩笑嘻嘻的说着“没事呀!”,大人们看着成为“落汤鸡”的小孩也是哭笑不得,有惊无险,气氛一下和乐融融的。
还记得2018年底,
街道从古井抽水,
用于森林防火的高位蓄水池补水,
抽水机抽了近一天,
古井的水位仅下降了20公分,
水量依旧充足,源源不断......
拯救红旗“古井”,别让她退出历史舞台
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
我们已看不到老城居民在古井旁打水的画面,
久而久之,
“古井”由于年久失修、
水管外漏、青苔遍布。
当年香洲有70口井,现如今只剩这口井了。
看着昔日“老友”如此老态,
许多居民反映提议可以将古井周边
渗水的水泥地重新改造。
为此,
红旗社区党委立即联系施工单位实地勘察,
将原先的水泥地重新铺上了透水砖,
在井口处加装不锈钢纱盖,
推荐阅读
- 红旗出版社《匠心与爱心同行》抗疫特刊,东夏教育抗疫故事入选
- 讲述红旗渠感人故事!豫剧《重上太行山》在郑首演
- 王红旗:沁色的鉴定要点(一)!
- 杭州一口千年古井内发现两条蛇,一铁匠下井清除,无意间发明了剪刀
- 残障女作家王忆获评江苏省三八红旗手
- 瑶海区:红旗社区开展国学课堂经典诵读活动
- 千年古井仍有活水来 吴越国衣锦城遗址现场发掘完成
- 游击队员|她为革命绣红旗:记老游击队员郑六姑
- 红旗渠|伟大的“人工天河”,人工削平1250座山头建成,外国人不可思议!
- 红旗小学|今天这个榜单,含金量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