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据说是一位日本学者说的,就是“崖山之后无华夏,明亡之后无中国”。至于是哪位日本学者,在哪本书里面说的?相信认可这句话的人,自己也找不出来。
所谓“崖山之后无华夏”,指的就是经过崖山之战,南宋被元朝灭亡。这确实是史实,板上钉钉的事,可是不是就能说,我们华夏文化就因此也灭亡了呢?“明亡之后无中国”,说的就是明朝被清朝取代,成为中华大地的统治者。可是不是就能说,中国因此就没了呢?
这句话里面,有这样一个逻辑,就是把一个政权因为有外族入侵,而最终灭亡,看作是一个文明的终结。
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从世界范围来看,好像还真是这样。
比如说古巴比伦,波斯人打过来,把王国推翻了,文明也就随之消失了。还有古埃及,马其顿人打过来,波斯王朝被推翻,法老文明也就只剩下几座金字塔了。
然而这样的情况,发生在中华文明身上,明显就无效了。
因为我们只有政权的更迭,朝代的兴亡,而中国一直是中国,中华文明不仅没有消失,而且都没有出现过断代。实际上我们中华文明,反而随着历史的进程,越发朝气蓬勃。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中华文明,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文章插图
家族,就是有血缘关系的人,以家庭为单位组织在一起,往往有几代人或十几代人。宗族,就是几个有共同祖先的家族,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从而比较松散的组织在一起。
家族可以理解为一个大家庭,几辈人共同生活在一起。宗族可以理解为聚居在某一个地方的一个大社区,类如一些地方叫张家湾、李家坡等。
实际上家族和宗族,都是源自上古时期,氏族部落中的父系家长制。后来随着儒家思想的出现,更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人“家国天下”的观念。
这就是家族宗法制度的由来。
这样的一种制度,当然有其糟粕的一方面,比如排外守旧、保守落后等。但是,当发生政权更迭、朝代更替的时候,却能起到保护中华文明延续的作用。因为不管皇帝谁来坐,是外民族还是本民族,无非就是换一波人管理而已。
对于古代的中国人来说,家还是自己的家,族还是自己的族,并不影响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以及头脑里的思想观念。
文章插图
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一路走来其实也并非一帆风顺。从西周末年的犬戎灭国,到西晋末年的五胡乱华,再到后来蒙古族建立了元朝,满族建立了清朝。
可以说,外族的入侵,一直就没间断过。
然而最终的结果是什么?还不是融入到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文明之中。一直到现在,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每朵花开的都不一样,每朵花都在尽情绽放自己的时候,也不妨碍别的花努力开放。于是,便有了如同大花园一般的中华文明。
由此可见,我们中华文明有一个强大的内核,就是兼容并蓄。而且这种兼容并蓄,还不是简单的留下来,而是建立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
圣人说“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无论哪个民族,信仰的是什么,大家都想好好过日子,这就是“大同”。有了这个大同,一些相异的地方,彼此尊重就好了,并不妨碍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文章插图
《易经》里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这一点在我们中华文明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就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我们总能不停的改变外在的形式,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这其实也是我们中华文明,虽然历经五千多年,依旧长盛不衰的原因。
为什么这么说呢?提一个简单的问题:
什么服装最能体现汉民族文化?
相信不少人都深有体会,尤其是逢年过节的时候,各个民族的兄弟姐妹,都有代表自己民族的传统服装。唯独我们汉族,好像没有一件衣服,可以体现我们的民族文化。
推荐阅读
- 镇元子连如来也不怕,为何观音降临五庄观,镇元子吓得当场起立
- 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为何不背着唐僧,原因是背不动
- 封神演义被度化到西方的孔宣在800年后到底为何要吞了如来佛祖
- 宝玉梦中大喊:不要金玉良缘,只要木石姻缘,宝钗听完为何怔住了
- 西游中龙族的身份地位为何如此之低?看看泾河龙王自己说了啥?
- 让人胆寒的“凶残”冷兵器,小日本忍者镖垫底,大中华奇兵刃称雄
- 他是天界大神,与太上老君齐名,为何最后却沦落到给雷音寺看大门
- 悟空为何定要打死白骨精?哪怕会被唐僧念咒,火眼金睛发现一秘密
- 牛家村为何被戏称为宇宙中心?射雕里的大神几乎都来过
- 俗语“人怕腊月生,又怕腊月死”,为何这么说,有啥深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