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是在什么地方和环境下写《红楼梦》的

曹雪芹是在什么地方和环境下写《红楼梦》的?有关专家和大量红学爱好者便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把其范围压缩到北京西北部香山脚下的正白旗村。正白旗村现在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村。而在清代,它是拱卫香山行宫的八旗警戒系统的组成部分。清军入关前,作战途中驻扎下来后,以统帅军帐为中心,八旗警戒部队分左右两翼,成八字形展开。这种传统序列保持了下来。在清乾隆间,以香山行宫为中心,健锐营的八个旗营分左右两翼,成八字形配置,正白旗营为右翼的第二个营区,在卧佛寺东南方。据研究,曹雪芹当年就住在正白旗营西边、靠近河边的一处旗下老宅中。健税营八旗并不相连,其间有以汉族为主的村落,旗营与村落相间排列,秩序井然。如果从香山顺着山根由右翼数,则为镶黄旗、北辛村、峒峪村、正白旗、四王府村、镶白旗、小府村、正蓝旗村、娘娘府村;从左翼数起则为正黄旗、杰王府村、南辛村、正红旗、门头村、镶蓝旗、南河滩村、镶红旗、魏家村、杏石口。
曹雪芹是在什么地方和环境下写《红楼梦》的
文章插图
曹雪芹住在健锐营正白旗,而不是住在邻近的汉族村落里。而按清代的规矩及当地的父老相传,凡住在这里的人,只能是当兵的。清代大文豪竟然是个大头兵,这可能吗?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曹雪芹是随着被革职抄家的父亲曹颊同回到北京的。满洲旗人视北京为家乡,北京的旗分是他们的老巢、根据地,或说是最后的栖息地。一个旗人在外被革职后,归旗,便是他的最后归宿。康熙二十六年谕旨规定:归旗人员,皆令该督抚严行催促,限五月内回旗…凡应归旗人员,无故不速起程,逾限一月以上;或已起程,中途逗留;或不进京,在他处居住;或本身已来,而家口在他处居住,有官者革职,已革职者交该衙门治罪”。雍正三年(1725)还议定归旗人员:“大路有驿站者,每日行一站。僻路无一驿站者,每日行五十里。自本任地方,照站数里数计算,扣定到京日期,咨报该部该旗查覆。”雍正四年(1726)又议定:“八旗外任官员,凡有降级革职,及升转休致,应归旗者,一经离任,该督抚即令接任官,将该员所有家口,逐详查,共有若干名数,备造清册。一面依限催令起程,面出具并无遗漏隐匿印结,同册一并咨送该旗,以便查覆。”
曹雪芹是在什么地方和环境下写《红楼梦》的
文章插图
曹颊回京以后,何处的“该部该旗”查覆受理他的归宿问题呢?曹颊是内务府派出的外任官,又属内务府正白旗佐领下的人,所以他和全家应该到内务府及内务府所属佐领下报到。旗人在关外时是兵民合一,皇太极曾讲:“南朝规矩,兵民为二。民有常业,兵有常粮。我国兵民为一:出则备战,入则务农,兼以收拾兵器。”入关以后,关内的旗人只有军籍再也不从事生产了,所以旗人在外做官做到多大,革职回旗以后,就是一名普通士兵——阿哈;或者变为一个干吃钱粮的闲散人,或者回到与自己的旗籍相符的旗营当差。曹颊回到内务府正白旗以后,他的军藉就是包衣阿哈—皇帝的家奴兵。成丁以后,曹雪芹的军籍同样是内务府正白旗某佐领下的包衣阿哈。到曹雪芹成丁时,京师的“八旗生计”问题已日渐突出,当兵这个饭碗有很多人抢,曹雪芹的优势是可以走亲表兄福彭的门子,福彭于雍正四年袭多罗平郡王爵位,乾隆元年任正白旗满洲都统,虽然管不着内务府正白旗,但正白旗满洲旗人的户籍归他管,这时香山正白旗兵营的户籍正好他可以发话,只要他接受曹雪芹去香山旗营,那也不是绝对不可以的。关键的问题是内务府正白旗的官吏要配合才行。也就是说曹雪芹到香山旗营,内务府正白旗肯放,福彭那边肯接受那就行了。曹家在内务府有着年长日久的影响,曹虽被抄家,但是人情不能说一点没有,况且曹振彦的后代族人不少家,都在内务府当差任职,没有受到曹雪芹一家的影响,曹颙的堂兄曹颀一家,还在雍正年间被抬为镶黄旗。他们的后人也是会帮助曹雪芹的。两边合作,满足一个不是很难的去香山旗营当兵的要求,也是可以做到的。这种分析,丝毫不涉及曹雪芹的人格问题,他绝不是一个偷安苟且,赏缘请托,会走后门的人,而是清朝的国家制度如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