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道法自然并非顺其自然,你还准备拿“自然”当借口吗?

老子说:道法自然并非顺其自然,你还准备拿“自然”当借口吗?
老子说:道法自然并非顺其自然,你还准备拿“自然”当借口吗?
文章插图
一提到无私无欲、不争不贪、节欲俭朴,有些人就认为老子学说是个倒退学说,认为老子的主张是消极避世的,这个不对!老子明明确确地讲要“为而不争”!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老子之道主张淳朴、无私、清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张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和暴力。
道的属性:无私无欲、无为自然
老子讲的道体现的是状态和属性有机统一,是混而为一。那么,大道有没有属性呢?有属性。道的属性就是无私无欲、无为自然。我们说的“九九归一”,就是老子教导我们的要返朴归真,要归到“无极态”,要归到“婴儿态”,要归到“朴”的状态。
所以老子的学说是回归学说,凡是回归学说和回归操作,无不主张奉献人生的,老子提出归真返朴,归真复命,回复本来的属性,也就是道德属性,用佛教的话讲,就是达到涅槃寂静、妙明常住的状态。
老子说:道法自然并非顺其自然,你还准备拿“自然”当借口吗?
文章插图
如何返朴归真
如何回归?如何复命?如何明德?如何常住妙明?无不涉及人生的奉献精神。
老子要人们“修德符道”。以人生的社会活动来看,要达到无私无欲、无为自然的属性,奉献人生,便是根本的“修德”内容。如果奉献人生的修习你能达到无私无欲、无为自然的程度,那你就真的修德符道了,你就得道了。
在老子的学说中,宇宙的演化也好,社会的发展也好,人生的演变也好,都是从道而来。“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是从道在人类社会的演化变迁状况来讲的,“失礼而后法”看来这也是人性变迁的规律了。我们已经走到物极必反的境界、境地和状态了,现在必须要回归。在这个回归的历史时刻,老子的学说,显得特别重要,因为老子几千年前就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回归智慧。
“功成名遂“、“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身退,天之道”、“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老子强调不争,不争就是不为己争,要无私无欲。只有无私无欲,才能不争,人们的争夺都是自我意识支配下,以“满足自我”的一种摄取心态与行为。
天道的运行是自然无为的,没有自我意识,更没有自我意识支配下的争夺心理和行为,故“天道不争”。天道无私无欲、无为自然的不争,是基于因缘关系的极性变化机制,这种因缘是凑合则生,离散则灭,一环套一环,互为因果,互为前提,迭相更生,后浪推前浪,体现在万事万物的运行上,则为井然有序,依程序自然展现,就是“善胜”。“善胜”就是没有情识的必然,但对有情识的人来讲,只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才能体现“天之道”的“善胜”。
对“善胜”来讲,根本不存在功名利禄的自私情欲,也不存在声名显赫和身居要位的“表现欲”。所以只有奉献的自然心态才符合天道,也只有无私无为的缘生缘灭机制,才不受制于自我意识的“自生”。“自生”的根本特征是为我所有,而天之道却体现着道的无私无欲,没有主客内外。可见无私奉献的人生观是天道本有属性在人性上体现,也是我们原所具有和本身具备的天性。
老子说:道法自然并非顺其自然,你还准备拿“自然”当借口吗?
文章插图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那么天道的规律是什么呢?天道自然运行的规律是如何运行?又是如何来平衡的呢?老子讲:“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损不足以奉有余”。以盲目索取的手段来达到自我的私欲和贪心,天之道的自然规律不是这样,“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要雪中送炭,而人不体现天道的无私奉献精神,唯利是图,无利不做,故“奉有余而补不足”。“上下交征利”唯利所驱,根本谈不上文明进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