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儒生前多寂寥,死后倍荣耀,我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二 )


 大儒生前多寂寥,死后倍荣耀,我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文章插图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的朱熹还真是腾达了。但好景不长,原因是,敌方的韩侂胄暗中发力,让谏官上书宋宁宗说:赵汝愚是以宗室居相位不利于社稷,如此几次后,赵功臣最后竟遭贬官外放,不久后暴病死于贬所(死的蹊跷)。你朱熹是赵汝愚引荐入朝的,因此,上位后的韩侂胄首先打击的对象便是朱熹。凡与他意见不合者都被称为“道学之人”,而后竟发展到只要是给赵朱二人说情辩护的一律以“道学”的罪名打成“逆党”。斥道学为“伪学”,科举考试中,稍涉义理之学者,一律不予录取,名列党籍者不许担任官职或参加科举考试。为了避开权臣韩侂胄的“逆党”之祸,朱熹和一干文友来到了位于今天的黎川县社苹乡武夷堂讲学,在此期间所作的一首诗文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态度。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人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这一事实,比喻一个人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然而,这样一个道学家在晚年却被人说成是伪君子。原因是:公元1196年,监察御史沈继祖弹劾朱熹罪状时,除了给他带上“不敬于君”、“玩侮朝廷”等几顶帽子之外,更有杀伤力的是说朱熹在为人的作风上有相当大的问题。
 大儒生前多寂寥,死后倍荣耀,我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文章插图
你朱熹取尼姑为宠妾,儿子已经死了,在没有外来原因下儿媳竟然还怀孕了,从这两个事件的本身来分析,朱熹是绝对不会做的。但当时官方对此案件发布的信息是:朱熹已经承认自己上述的数条罪状,而且还说要“深省昨非,细寻今是”,以示悔过自新。如此一来,你朱熹所宣扬的以“存天理灭人欲”为纲领的理学,那压根就是”伪学”呀,你朱熹更是一个“伪君子”啦!呵呵,稍加推之,还真有些恶心,欲加之罪这等事情历史上发生的还少吗?更有反对者对“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断章取义的加以批判,朱熹所提出的“灭人欲”怎么可能是指人的一切欲望呢?再假设,如果朱熹真的说过悔过自新之类的话,怎知不是出于违心,甚至是无奈之下的自保呢?即便某些事情是发生了,又怎知这不是一个表象?出于自污而求自保这也不是没有可能,时间是最好的证明。公元1200年,时年七十一岁的朱熹在经历了多年的““庆元党禁”运动中病逝,虽然有反道学的当权者压制,但参加葬礼的仍有千余人之众。不久后,韩侂胄在和李皇后一党争权时逐渐失利,对朱熹等人也有了平反。公元1207年韩侂胄(韩侂胄并非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更不是一个奸佞,给岳飞平反就是由他提出的,当然也有他的政治目的。)一党彻底失败后被杀,朱熹进一步得到了平反,赠太师,追封徽国公。
 大儒生前多寂寥,死后倍荣耀,我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文章插图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后来的元、明、清三朝影响极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之人,朱熹也被誉为我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朱熹轩辕死后倍荣耀,生前多寂寥。天地遵一道,还君自天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