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臣戴王不戴”到价值200两,清代花翎如何沦落成商品?( 二 )


贝子不同于贝勒。贝子一般是指固山贝子,在清代的宗室封爵里排在第四级,有王或者诸侯之意,属于贵族之列。而贝子以上的爵位如贝勒、郡王、亲王,则属于皇室爵位。
 从“臣戴王不戴”到价值200两,清代花翎如何沦落成商品?
文章插图
因此,身处皇室的亲王、郡王、贝勒,除非帝王特别赏赐,否则是不可以佩戴花翎的,即使是皇子分封而出的亲王和郡王也是如此。即便是已经得到赏赐,在朝廷觐见的时候依然是不可以佩戴的。
因为清代皇帝认为花翎是''臣僚之冠'',地位尊贵的亲王,郡王和皇子是皇室成员,如果佩戴花翎则与其身份不符,故不佩戴。但是年幼的郡王和亲王,想戴花翎以为美观,乾隆则是允许的,即便如此,在遇到大典的时候仍旧是不可佩戴的。
2、臣为翎倾心
对于一般的大臣来说,花翎的诱惑力可就太大了。前文提到,在外任的武臣中,除非是军功特别卓越者,否则不可佩戴花翎。而外派的文臣则并不允许佩戴。种种严格的规定下来,让花翎的地位步步高升,甚至有朝臣把它看得比爵位更重要。
康熙年间,一武将名为施琅,位居福建提督,因收复台湾而被皇帝封为靖海侯。然此公却愿辞去侯位,仅求皇帝破例赏赐花翎一枚。
 从“臣戴王不戴”到价值200两,清代花翎如何沦落成商品?
文章插图
《国朝耆献类征初编》中也有记载:''圣祖特旨赐戴。以开疆海外、削平僭伪之元勳赏翎弗及,以泽延后世巍巍五等之崇封愿易一翎而格于廷议;当时之重花翎如此。''
从此记载中不难发现,时人对于花翎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即便不要封侯之位,也要乞得花翎佩戴。论其原因,无外乎还是花翎是显示贵族身份的第一象征,是大臣受赏中的最高荣誉。在清朝大臣的心中,花翎的地位无可出其右。
走下神坛的花翎
1、花翎魅力,显贵难抵
乾隆年间,由于皇帝的赏赐,贵族对于花翎的佩戴相较于前朝要更为宽松一些,不少在朝堂之中担任职务的宗室显贵都以自身的职务为由,向皇帝乞得花翎佩戴。
皇室贵族不可佩戴花翎的制度在乾隆时期被打破,亲王、郡王、贝勒纷纷开始佩戴三眼花翎。后来乾隆索性下诏,三眼花翎不仅显贵大臣可以戴得,有显赫军功者也都可佩戴。乾隆不仅开了郡王亲王可戴花翎的先例,也特别恩赏了一位外派文臣。
当时有一位叫方承观的直隶知府,约相当于今天的直辖市市长,深得乾隆宠爱,因此在古北口大阅兵之时,特地乞求皇帝赏赐花翎来戴。
 从“臣戴王不戴”到价值200两,清代花翎如何沦落成商品?
文章插图
在乾隆时期,虽然佩戴花翎的人群有所扩大,但是皇帝对于赏赐花翎一事还是非常审慎的,被赏赐花翎的不过寥寥数人,获得三眼花翎更是少之又少。
据史料记载,乾隆以来,大臣中确实有一些获得特别赏赐的人。然而即便是富察·傅恒这样的人,获得赏赐后也不敢戴用,因为荣誉太高,而获得这种赏赐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两百多年间,也只有富察·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等七人得到了赏赐。由此看来,在当时被赏赐花翎,仍然是皇恩浩荡的无上荣耀。
到了道光年间,赏赐花翎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不再拘泥于朝臣和军功,因此文臣对于花翎尤其重视。因为文臣不似武将,后者得到花翎的门路相对较广,原先不准佩戴花翎的文臣到了道光年间有所放松的情况下也得是政绩非常突出者才有可能被赏赐花翎。
这种情况到了道光后期又有所放松,花翎成为了皇帝为了巩固统治,收买人心的工具,赏赐的门槛一再降低,在各方面对于国家有功之人均可保荐花翎。
 从“臣戴王不戴”到价值200两,清代花翎如何沦落成商品?
文章插图
到了光绪年间情况更甚,花翎的保荐越来越多,名目也越来越杂,竟有了花翎满街走之势头。不过即便此时花翎的珍贵程度已经大不如前,但在佩戴方面依然有着严苛的规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