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道德经》中没有“努力”这个概念?努力到底值不值得

根据后人对儒释道三家核心的总结,《道德经》核心是“无为而治”,提倡的是“无为”;儒家的核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的“努力”;佛家的核心是“四大皆空”,讲究随缘。说《道德经》中没有“努力”这个概念,是用儒家思想来解读道家,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
任何文化思想都是具有遮蔽效应的,儒家文化统治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人们仍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只是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因此各种思想都会相应地产生。今天的人们都在追求上进,鼓励人们要努力,要奋斗,唯有努力和奋斗才能有美好的生活。
 为什么《道德经》中没有“努力”这个概念?努力到底值不值得
文章插图
可是我们读《道德经》却发现,《道德经》中压根就没有努力这个概念,是不是今天的人和“道”背道而驰了呢?《道德经》究竟又该如何理性的解读呢?
努力这个概念和儒家思想是息息相关的。儒家思想强调的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格物致知,就是今天我们所讲的要读书要学习知识,知道事物的发展规律和道理;正心诚意是指要一心一意端正态度的求学和做事,修身则指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今天的社会上往往都是学历越高素质修养也偏高;齐家成了现代的成家立业,治国平天下则指现代人要努力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为祖国繁荣昌盛出力。
可见努力是儒家思想赋予它完整的含义,因此我们提倡努力才会显得有意义。可是《道德经》所讲的是“道法自然”,是道派生了天地万物,天地间的一切都顺应“道”的思想,因此不存在什么“努力”这样的儒家行为。“努力”和“道”是相反的方向。
 为什么《道德经》中没有“努力”这个概念?努力到底值不值得
文章插图
为什么《道德经》中没有“努力”这个概念?努力到底值不值得】“道”所阐释的是万物的自然规律,是人的本性。而人的本性是贪婪的,是自私的,是懒惰的。为什么又说人的本性是懒惰的而不是勤劳的呢?因为根据物理学熵增定律,我们可以知道世间的一起都是由有序向着无序转化,混乱程度会不断增大。详见之前发文薛定谔: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有详细讲解。因为人的本性使得自律总是比懒散痛苦,放弃总是比坚持轻松,人会自然而然的情绪变坏,思维退化等。
《道德经》所阐释的是人要顺应道的作为,你努力只会让原来的事情变得越来越糟糕。比如穷人会越来越穷,富人会越来越富,无论人类如何努力,这种现象始终无法解决。比如说加大富人的税收和增加对穷人的扶持,可是这样仅仅只是治标不治本。因为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尤其思想存在巨大差异。而变得富有往往需要很多外在条件,比如教育,机遇和环境等等。人类的努力所能改善只是基础设施,比如医疗、交通、养老等,富人和穷人都能享受一样的基础待遇。
“道”和“努力”的关系就好比庄子所说“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道”就好比是大海,鱼在大海里能畅游无阻,而“努力”就好比是鱼进入陆地相呴以湿,相濡以沫,可是这种努力根本就救不了鱼,只会加速鱼的灭亡。
 为什么《道德经》中没有“努力”这个概念?努力到底值不值得
文章插图
努力的状态是多么的美好呀!可是,再努力的状态,也不过是一种对本我的强制的压抑,就像那相濡以沫的鱼一样,虽然美好,感动了别人,也感动了自己,但始终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道德经》中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这和“努力”的概念有点类似,但是勤而行之的方向却是顺应着“道”的方向,因此行之才会有结果。而今天的“努力”的概念已经变成了为美好的生活,为幸福的未来而奋斗的意思。
然而,《道德经》的思想太难世俗化了,中国两千多年都没几个人能真正理解老子《道德经》。即便是现今社会人们认知水平普遍的提高,仍然没几个人能读懂道,甲说甲有理,乙说乙有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道德经》即便是在现今的社会也根本不可能被世人所理解和接纳。反观儒家思想,任何一个普通人都能懂,也都能按照儒家思想去做,去努力,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