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人们熟知的文学家,却因一个举动,将国家推向灭亡

提到司马光,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他是我们所熟知的“司马光砸缸”的主角人物,也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尤其是《资治通鉴》,被后世高度赞扬。不过,在史学界拥有如此崇高地位的司马光,却曾被人们怀疑“卖国”,原因是他为相期间,想将王安石打下的领土,归还西夏。这是怎么回事?下面听小编细细道来。
他是人们熟知的文学家,却因一个举动,将国家推向灭亡
文章插图
北宋建立以来,北有契丹辽国,西有吐蕃诸部,西北还有西夏。这其中,威胁最大的是辽国,但最令北宋心烦的,却是西夏。西夏虽然是个小国,但几乎每年都要侵扰北宋,令人厌烦。宋神宗在位时,为了一劳永逸,便想要直接灭掉西夏。为了提高宋朝实力,便开始了王安石变法。对外,还开拓了疆土2000里。
他是人们熟知的文学家,却因一个举动,将国家推向灭亡
文章插图
不过,这离不开一个人的努力,他就是王韶。1068年,王韶提出了“收复河湟,招抚羌族,孤立西夏”的策略,意思就是要消灭西夏,就得先收复河、湟二州之地,此举可隔绝西夏与吐蕃的联系。王韶的目的其实与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的主张一致,宋神宗因此决定重用他,并让他担负起了收复河湟的任务。经过几年激战,王韶成功率军击溃羌人、西夏的军队,收复了包括河、潢在内的五州,拓宽疆域2000余里,成功包围了西夏。
他是人们熟知的文学家,却因一个举动,将国家推向灭亡
文章插图
这则喜讯给王安石变法增加的重要砝码,但却让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感到了威胁。1085年,宋哲宗即位,司马光成为宰相。开始了宋朝的大洗礼,司马光提出了废除新法,还贬斥变法派,并将王安石变法的所有条例全部废除,史称“元祐更化”。而对于在变法期间,王韶攻打下来的那2000余里地,司马光认为,应该全部归还西夏,一寸不留。如此令人匪夷所思的想法,竟然遭到了保守派的一致认同。
他是人们熟知的文学家,却因一个举动,将国家推向灭亡】不过,在一些有识之士的据理力争下,司马光最终决定留下河湟地区,但将其他四地送给了西夏。西夏并没有领情,依旧不断的骚扰宋朝。反倒是损失了四地的宋朝,其防御能力又弱了几分。不仅如此,司马光在严厉对待变法派的同时,却重用了很多奸臣,加重了朝廷内部的权力之争。虽然成功镇压了变法派,却导致宋朝的不断衰落。可以说,宋朝的灭亡与司马光脱离不了关系。你如何认为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