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秦为什么仅15年即亡?李斯若听懂了老师荀子这句话,历史将改写( 二 )


墨子比孔子略晚了一些 , 墨子原本是从儒学 , 但是他逐渐发现儒学将一切寄托于人的道德 , 这是软弱的 , 也是巨大的缺陷 , 他转而攻击儒家 , 发展出了自己的主张 , 墨子学说的核心是“兼爱、非攻、尚贤、天志、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 。
墨子认为每个国家甚至是每个时期 , 具体情况是不同的 , 所以 , 针对不同的情况 , 要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措施 , 要有针对性 , 才能解决想要解决的问题 , 颇有些今天具体事务具体分析的科学辩证的意味 。比如他说:兼相爱 , 交相利 , 社会上就没有强凌弱、贵傲贱、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 。这也很像今天所说的“互利共赢 , 寻求最大公约数”的意思 。很显然 , 墨子的思想相比儒学 , 在那个时代 , 更加具象和现实 , 也更能为一些国家采用 。
诸子百家|秦为什么仅15年即亡?李斯若听懂了老师荀子这句话,历史将改写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荀子是战国后期的又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 他认为儒家的礼乐才是治理一个国家的根本 , 同时他也认为 , 仅仅依靠礼乐也是有问题的 , 应该将刑法作为有益的补充 , 来约束礼乐的不足 , 刑法的使用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 但不可本末倒置 , 将法置于礼之上 。因为礼是本 , 法只能作为一个礼能得到贯彻施行的工具 。
对荀子的这一主张不置可否的 , 是他最器重的学生李斯 , 李斯说 , 老师您讲的听起来有道理 , 却不符合现实 , 您看强大的秦国 , 秦国的强大根本不靠礼乐 , 他们靠的是严明的法度和行之有效的政策 , 实用才是真理 , 现在六国都惧怕秦国 , 要说治国的典范 , 当然是秦国 。
荀子严厉地批评他的学生 , 说你看问题太过表面化了 , 看问题要看其本质 。秦国的强大是以天下人为敌作为代价的 , 它不施人道 , 终是强弩之末 。即便是以强暴取得 , 终也将失去 , 因为没有人是发自内心地愿意臣服他 。
后来的历史证明了荀子的正确 ,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更加证明了荀子的深刻 。对于李斯来说 , 他在这一点上没有领会到老师思想的真义 , 对于秦王朝的建立、统治 , 包括它的灭亡 , 都将联系和影响着历史的变局 。
诸子百家|秦为什么仅15年即亡?李斯若听懂了老师荀子这句话,历史将改写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秦国的崛起和实现大一统 , 其的执政思想主导是实却缺乏人情的法家 , 统一之后 , 秦王朝并没有修正治国方略 。经过了几百年的战国时代 , 社会长期的不稳定 , 百姓连年受战争的牵累 , 并不富裕 , 整个天下都是疲惫的 。没有战争了 , 正该发展生产力 , 让老百姓休养生息 , 这个时候的秦王朝却背其道而行之 , 对天下实行的是更加严苛的刑法和更加繁重的劳役和赋役 。始皇帝要实现千古一帝的理想 , 他筑长城、修陵墓、盖宫室、兴水利、建驰道 , 这里面任一项工程动辄征用民工几十百万人 , 稍微有一点不符合律法要求 , 就以严酷的刑法治罪 。人民苦不堪言 , 生计难以为继 。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记录了陈胜的一句话:“天下苦秦久矣 。”这也是陈胜吴广起义最朴素的始发力 。
班固《汉书》评价始皇帝:遂毁先王之法 , 灭礼谊之官 , 专任刑罚 , 躬操文墨 , 昼断狱、夜理书 , 自程决事日县石之一 。而奸邪并生 , 赭衣塞路 , 囹圄成市 , 天下愁怨 , 溃而叛之 。
贾谊在《治安策》中 , 将秦二世而亡 , 用五个字就做了精辟的总结:秦无道之暴 。
所以 , “道”的错误是导致秦灭亡的根本原因 。
诸子百家|秦为什么仅15年即亡?李斯若听懂了老师荀子这句话,历史将改写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