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重庆与故宫的千里之缘:离渝前曾举办故宫收藏书画作品展感谢山城守护

1937年,日军闯入紫禁城,却没有找到觊觎已久的故宫珍宝。原来,故宫文物已经过精心装箱,在严密护卫下分批从北京运到了南京。但由于战势的变化,这些稀世珍宝必须离开南京。那时,与北京相隔千里的重庆成为故宫文物南迁的目的地之一。
25日,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冯贺军来到位于南滨路安达森洋行的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在这里举行的《故宫讲坛》中揭秘故宫南迁的故事。
揭秘重庆与故宫的千里之缘:离渝前曾举办故宫收藏书画作品展感谢山城守护
文章插图
安达森洋行老照片
每件南迁文物都有自己的专属身份证
每一件南迁文物当时都设立了自己的身份证,“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分辨出哪些文物曾被运到重庆来保存过。”
在文物专属身份证上,“天”字打头的表明来自乾清宫,“地”字打头的来自坤宁宫……同时,专家们专门定制了一批长三尺、高宽各一尺半的厚实木箱。尽管当时时间紧迫,但装箱工作依然一丝不苟,甚至从城墙上扔下,箱内瓷器也毫发无损。
南迁文物虽有政府军队护运,但均配有故宫工作人员全程押送,保证一路上“人不离物,物不离人”。从一地运到另一地,出发时间、运输工具、转岗、转车、转船,都有文字记录。
故宫人用“对签子”的办法保证文物数量准确。一支签子对应一箱文物,每交付一支签子,就代表一箱文物安全送达。曾任故宫博物院理事的李济和院长马衡在视察时,在册中随便圈了两号,5分钟不到,两箱文物就从几千箱中提出来了,管理之高效可见一斑。
19557箱文物抵沪后,放在上海法租界暂存,但好景不长,“七七事变”爆发。1937年8月13日,日军轰炸上海,南京告急,南迁文物只能分三批向西迁移。同年12月9日(南京沦陷的前4天),这些文物随英国轮船“黄浦号”驶离浦口码头。
根据战时文物宜散不宜聚原则,就这样,数千箱故宫文物辗转来到重庆。其中字画最多,对保存条件要求较高。
当时,故宫博物院理事会理事长蔡元培,主持了关于故宫文物在重庆存放地点的会议,决定立即修建专门的库房存放国宝。担任故宫博物院代理院长的马衡,想就近在菜园坝附近挖山洞,建立基地保存国宝。
但菜园坝离珊瑚坝机场太近,容易遭受轰炸,最终大家一致决定,将文物分三处存放,即安达森洋行、川康平民商业银行和吉时洋行。
其中,位于南滨路的安达森洋行存放得最多,有3694箱文物。
揭秘重庆与故宫的千里之缘:离渝前曾举办故宫收藏书画作品展感谢山城守护
文章插图
藏于安达森洋行内的故宫文物
3694箱故宫珍宝在重庆躲过战乱侵扰
安达森洋行始建于1891年,位于重庆市南岸区海狮路2号,毗邻慈云寺,面朝长江,依山而建。洋行共有仓库5栋,与慈云寺一墙之隔。因为国宝南迁是高度机密,即使在当年,附近居民也不知道,故宫文物曾在这里存放。
揭秘重庆与故宫的千里之缘:离渝前曾举办故宫收藏书画作品展感谢山城守护】资料记载,安达森洋行原有6栋建筑,占地近万平方米。当时故宫博物院租下四个仓库,安达森下令“把仓库里的腊肉都甩了”,将3694箱文物都搬进了仓库。
今年80岁的老人张建民,是安达森洋行公私合营后的第一批员工。老人称,他听安达森洋行当年的工人回忆,每当日机来轰炸时,安达森就叫工人把瑞典国旗在洋行门口的旗杆上升起来,以求安全,藏于安达森洋行的这批文物,也因此毫发无损。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当年秋天,故宫博物院重庆总办事处随即规划复员,开始着手准备故宫文物复归计划。在计划中,重庆扮演了聚集地的角色,分为三路分别西迁到四川乐山、峨眉以及巴县的文物,将全部先运到重庆,再循水路直运南京。
1946年,所有故宫文物运抵重庆,藏入海棠溪向家坡山脚原国民政府经济部贸易委员会的库房,故宫博物院根据情况成立了三个小组负责整理保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