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下庙箍桶匠的凄苦人生

箍桶匠的凄苦人生
作者 秦获幸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有智慧的人类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总会有解决的办法。就像水一样的液体物质,如果没有一种盛它的容器,就无可奈何。于是,聪明的人类就可以把粗壮的竹竿截断用来盛水。但其容量太小,不是长久之计。后来人类不断探索,制作各种盛水的容器。像陶罐、瓦罐一类的东西,但由于易破,还是不能实用……木桶!终于横空出世,它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使用时间最长的盛水容器。
华州下庙箍桶匠的凄苦人生
文章插图
木桶 自网络
木桶始于何时,已经无法考证,但这个桶字却造得很妙。木字旁,然后甬和桶是一个韵。这充分证明了木桶就是桶家族的鼻祖。根据东汉大学者许慎老先生编著的《说文解字》一书,在汉时就有了木桶,这个桶字可以为证。现在,人们不用繁琐的考证,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在秦汉时,我汉民族的先贤就有了成熟的箍桶技术了!
华州下庙箍桶匠的凄苦人生】桶家族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水桶、酒桶、醋桶、漆桶、饭桶……凡是液体物质需要的容器都离不开这个桶。除了有些行业专用的木制桶以外,社会上寻常百姓家大部分都有木桶。社会上有需要的东西,就要有人制作。箍桶匠应运而生。
在华州地区的下庙镇东周村,就是闻名遐迩的箍桶村。村里绝大多数男人都会箍桶。和东周村西边相邻的西周村是两个天壤之别的自然村。在解放前曾有民谣曰:西周村的人财粗气大,东周村的人箍桶烂娃。形像的把两个村子的穷富表达得淋漓尽致。
究其根源,是西周村财东家多,土地多。在小农经济社会里,有土地,至少可以解决温饱问题。东周村则相反,穷人多,土地少。人们为了养家糊口,就要有一门手艺。箍桶,就成了东周村人人都学的薄技了。
华州下庙箍桶匠的凄苦人生
文章插图
东周村 高振强 摄
箍桶的工艺从采料、粗加工到成品,既劳累,又复杂。先从采料说起。制作木桶的最佳材料是楸木。大自然给于人类丰富的物质资源,供人类满足各种需要。楸木最大的特点是湿不漏水,干不裂缝。楸木不光箍桶,更是手工制作砖坯的最佳材料。
每到农闲季节,箍桶匠就两人搭伙,来到秦岭北麓的附近村里购买楸树。他们把树伐倒运回家以后,经过打截有用材料,解成实用板材,凉干备用。有了材料,箍桶匠每逢天阴下雨,天寒地冻都在家里制作新桶。农历二八月农闲期间,箍桶匠就备好修桶材料和工具,两个筐子一担担挑,开始走村串户,上门修旧翻新。北上渭北蒲城、大荔一带,东去华阴、潼关,西到渭南……吃住在店,在乡间也有好心人管饭。当时的行情是做一个新桶一斗麦,其他的修补都是议价,按活路大小和使用材料,若干升麦子,双方满意为止。东周村近代有名的高手匠人有张文奎、王四林、王中文、王车娃、王老五、潘金榜、王志杰……
箍桶匠出一次门大约就是成个月,至少要把所有材料用光用净。这期间就全靠一条扁担两个筐,迈开双腿走四方……其凄苦艰辛,可想而知。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落后、笨重地木桶终于被新材料取代。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铁皮桶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以后的发展,塑料桶泛滥成灾,各种材质的桶屡见不鲜。近几年的自来水入户,水桶的作用和功能就退化得不值一提了!
昔日的箍桶匠完全没有了用武之地。当年的木桶,存世量也成了稀有文物古董了。
原文来源:作者供稿
原文作者:秦获幸
整理编辑:华州文史荟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