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回乡记丨大包小包都是给乡亲的东西,父母出钱又出力却无怨言( 二 )


我也有给祖父母的礼物 。 祖父爱抽烟 , 我没事时会把大人们抽剩下的烟蒂剥开 , 把烟丝装进一个小塑料袋 , 日积月累之下 , 塑料袋渐渐装满 , 足够祖父抽上一阵子了 。 给祖母的礼物 , 是我用攒下的零用钱买的手套、毛套袖之类的物件 , 单纯的心思从未想过让祖母少干些活 , 而是想着她干活时能暖和一点 。
待到中秋节前一天 , 如果赶不上休息日 , 父母会为我向老师请假 , 老师批复的极痛快 。 班上很多同学都要请假 , 从中秋节前一天老师便不会再讲新课 , 但会给我们留个写中秋节日记的作业 。
中秋节的日记 , 我从来都是提前完成 , 年年如此 , 我早已有了固定的模板 , 这么说吧 , 就算老师让写个过年的日记 , 我这时候也能写出来 。
糊弄完作业 , 我和父母一起收拾回乡的行李 。 别看就回去一两天 , 大包小包的东西是真不少 , 大部分是吃食礼物 , 小部分是帮乡亲们捎买的东西 。 母亲把它们分门别类装好 , 父亲在一旁扛起这个放下那个的试着重量 , 然后告诉母亲 , 这个包多装点 , 那个包往出来匀点 。 之所以这么做 , 是因为第二天要乘坐的客车极其拥挤 , 父亲必须把握好平衡 , 否则行李放不稳 。
第二天一大早 , 我们一家三口出发回乡 。 节俭的父母会打一个“摩的” , 也就是三蹦子 , 到车站 。 车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 , 各路回乡人员齐集于此 , 一个个归心似箭 。 更有那半夜下了火车的民工们 , 在冰冷的候车厅里睡了一夜 。
人多包就多 , 多出好几倍 。 我被父母拉着 , 穿梭在行李包的海洋中 。 到了检票口, 父亲先过去 , 母亲把包一个个从栅栏外递给他 , 然后再和我检票 。 客车司机一边叼着烟一边指挥着乘客们放行李 , 父亲二话不说 , 先塞包烟给他 , 司机会意的一笑 , 拿起我们的大包走到车的一侧 , 爬到车顶把包放在一起 , 算是照顾 。 大包安置好了 , 小包得自己拿 。 车上人多 , 行李架不够用 , 人们便把包抱在怀中或者随意的扔在脚下 , 过道是不能放包的 , 一会还要支起小马扎坐人 。

中秋回乡记丨大包小包都是给乡亲的东西,父母出钱又出力却无怨言文章插图
由于客车是专跑回乡路线的 , 车上的人大多相熟 。 我在父亲的指挥下 , 叔叔大爷的叫个不停 , 有些面生的后生 , 在经过短暂的交流后 , 也都可以算清辈分儿 。 当我听着二三十岁的人叫我“小叔叔 。 小舅舅”的时候 , 心里顿时有种不自在的感觉 。 相对于我的窘态 , 那些辈儿小的大人们倒是叫的心安理得 。 在农村 , 开玩笑可以过火 , 但是规矩决不能破 。
车终于开动了 。 那时的我一坐车就兴奋 , 不似现在一开车就犯困 。 路上的景色并不好 , 光秃秃的石头山 , 旁边就是深沟的路 , 沟里七零八落的满是土坯房的村落 。 满眼的荒凉影响不了人们回家的心情 , 车上的人们七嘴八舌的聊着天 , 说着打工的经历 , 谈着老家的收成 。
父母是不歇嘴的 , 一路上和人聊天不断 。 我在初始的兴奋过后 , 则是一路忐忑 。 司机开车很随意 , 一会抽烟一会喝水 , 客车质量堪忧 , 吱吱嘎嘎的响个不停 , 再加上路边的悬崖 , 让年幼的我一个劲儿的想上厕所 , 可我不敢说 , 怕司机不耐烦 , 怕父母责备 。
客车在驶入上坝的那一段最危险的路时会停一会车 , 让人们下车去“打点打点” , 我和男人们一起下车撒尿 , 女人们守在车上看行李 。 我特别纳闷 , 为啥她们都不用上厕所 , 再说了 , 都是乡里乡亲的 , 行李有什么好看顾的呢?
当我问起母亲 , 母亲小声的告诉我 , 她从晚上就不喝水了 , 而行李 , 正是因为都是乡亲 , 才更要看管 , 否则丢几包烟 , 少了几瓶酒 , 怎么好意思说出来让大家难堪?乡情不仅意味着温暖 , 有时候也掩盖着丑恶 。
这些话当时我不懂 , 直到多年后才有了切身体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