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心理学:对家里人不好,对外人却很好是一种怎样的心理?


在情侣之间 ,经常会出现一种关系上细微的变化 。 比如两个关系很好的人 , 在同居之后 , 渐渐变得对对方有些不耐烦 , 尤其是在工作结束之后 , 更是矛盾的“高发期” 。
我们可以想象 , 当一个人结束了一天辛苦的生活之后 , 回到家中 , 看到自己的另一半 , 两人之间但凡有一点点“火星” , 那么内心的暴脾气便会瞬间爆发 , 产生争吵 。
与此相同的还有一点 , 就是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 , 和自己的父母关系总是很难处理好 。
比如说 , 对于那些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而言 , 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和父母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形成极大的反差 , 当两代人因此产生意见不一时 , 便会与父母发生很严重的争吵 。
心理|心理学:对家里人不好,对外人却很好是一种怎样的心理?
本文插图
那么为什么对于大多数人而言 , 他们会将“暴脾气”的一面总是展示给亲近的人呢?并且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一些外人呢?
我们可以尝试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 。
印象管理与期望
所谓印象管理 , 说的就是个体对于自己形象的设计以及约束 , 这种行为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对自己的期望 。
就像是著名社会学家戈夫曼的“拟剧论”一般 , 我们在平时的社会交往当中总是会将彼此的各种交往过程想象成一种类似“剧场”的行为 。 所以在面对外人或是陌生人时 , 我们会顾及自己在其眼中的形象 。
心理|心理学:对家里人不好,对外人却很好是一种怎样的心理?
本文插图
然而对于那些关系十分亲密的人而言 , 他们已经非常了解我们 , 即使再顾及形象 , 也是没有必要的 。 所以索性就不再管理自己的形象 。
所以对于那些不熟悉的人而言 , 我们往往会想通过一些行为进行形象管理 。
简而言之 , 当我们进行社会互动时 , 除了要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想象自己的形象之外 , 也要去考虑对方的处境以及感受 。
比如说我们感同身受的就是 , 当身边关系亲近的人一旦陷入困境或是身体上的不适 , 我们便会犹如自己陷入相同困境一般 , 去帮助他们走出来 。
在职场当中 , 当我们的上司做出某些令人难以捉摸的行为时 , 我们往往会绞尽脑汁 , 通过各种方法去弄清楚上司内心的想法 。
心理|心理学:对家里人不好,对外人却很好是一种怎样的心理?
本文插图
相似的 , 假如自己所处的一个社交圈子 , 在某一天进行聚会时没有通知自己 , 意外得知真相的自己便会十分难受 , 甚至会与他们疏远 。 其实 , 也许仅仅是组织者一时忘记了而已 。
所有的这些行为 , 都与个体对于自己形象的管理有关 。
那么 , 除了之前提到的原因之外 , 还有什么原因导致我们在熟悉的人面前不进行形象管理呢?
社会交换论
许多社会科学的理论认为 , 社交其实就是不同层面的交换行为 。
在种种的交换行为之中 , 存在一个原则 , 或者说是技巧 , 名为“最小付出原则” 。 说的就是在交换的过程当中 , 为了得到一些便利或是利益 , 人们会进行一些类似“讨价还价”的行为 。
心理|心理学:对家里人不好,对外人却很好是一种怎样的心理?
本文插图
举个简单的例子 , 当和关系亲密的人发生争吵时 , 我们往往不会进行主动的道歉或是赔礼 , 而是“熬过去” , 等到一定时间之后 , 双方都假装忘记之前的矛盾 。
我们可以说是一种“冷战”或者说是“冷处理” 。
即使是通过一些讨好的行为表达自己已经“服软” , 给彼此一个台阶下 , 也不会像和外人那样 , 客客气气道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