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一个明显逻辑漏洞,忽悠了我们600多年

【本文由賨人客(蜀山笔侠)独家原创,版权所有,抄袭必究】
大家好,我是賨人客,很高兴分享文章给大家。今天咱们来聊一聊《三国演义》里面一个明显的逻辑漏洞。
《三国演义》的漏洞或许很多,但我今天只说我发现的这个明显漏洞。
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形容刘备为“喜怒不形于色”。其实不光《三国演义》,《三国志》里面也是这么形容的。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刘备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不会轻易让人看出他的真情实感。
《三国演义》一个明显逻辑漏洞,忽悠了我们600多年
文章插图
但在《三国演义》里,刘备又被描写成了一个爱哭的人,动不动就哭,让人明显感觉他的江山就是哭出来的。
一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却又是一个爱哭的人,请问:这种逻辑怎么成立呢?根本就是行不通的。
有人会说:作秀啊,不一定是真哭。那就要看刘备是不是作秀了。
在《三国演义》里,刘备哭了35次,而在《三国志》里,刘备只哭了6次(当然不包括出生的时候)。很明显:这是罗贯中有意加工的,或许不只罗贯中,也有后来者在修改的时候加上去的。
《三国演义》一个明显逻辑漏洞,忽悠了我们600多年
文章插图
罗贯中为什么要这样加工呢?
这是一个理学的问题。理学讲究“道”,你做任何事情都得有“道”,这样才能顺应天意、得道多助,否则就是违逆。
自宋以来,统治者就大力提倡天道,以巩固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到了元代,蒙古贵族更是用这种思想来统治汉人;明朝就更不用说了。
罗贯中就是这种思想下成长起来的文人,他的骨子里就刻着天道。所以,罗贯中要突出刘备的合法性,就必须让他守天道,而守天道就是顺应正统、受万民景仰。刘备顺应正统的最好方式就是兴复汉室,赢得人心的最好方式就是:哭。
这样看来,刘备的哭绝对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作秀。但你遍观刘备的35次哭,你觉得有必要吗?
比如:刘备为赵云哭了3次,2次是离别,1次是赵云单骑救主,刘备这是作秀给谁看吗?
《三国演义》一个明显逻辑漏洞,忽悠了我们600多年
文章插图
还有,刘备为徐庶哭了3次,是因为徐庶被迫要离开刘备,这是哭给谁看呢?
甚至,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时候也哭了,这也用作秀么?
《三国演义》一个明显逻辑漏洞,忽悠了我们600多年】像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这就让人纳闷了:作秀,是做给天下人看的,做给一个人看算怎么回事儿呢?除非,他不是作秀,他天生就是演员。然而,刘备是么?他可是“喜怒不形于色”的刘玄德。
所以,看《三国演义》里面的刘备,始终有个想法在心里打转:这真是那个“喜怒不形于色”的刘备么?
事实上,在《三国志》里,曹操哭的次数比刘备多得多,曹阿瞒才是真正的性情中人,他哭得多才符合他的性格,而刘备,不是这种人。
《三国演义》一个明显逻辑漏洞,忽悠了我们600多年
文章插图
刘备虽然哭得不多(正史),但每一次哭都很经典,到底是哪些事让刘备城府这么深的人都哭呢?
下一篇,笔侠接着讲。
好了,这是笔侠今天的分析,有空咱们下次聊……
如果您喜欢作者的文章和风格,不要忘了点赞,谢谢!
本文作者《賨人客》,号“蜀山笔侠”,一个文章会“说话”的历史作者,专注于不同角度看历史,探索不一样的春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