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字画|草书是如何发展的?从汉代开始出现,到唐朝更加飘逸

草书是我国书法中的一种字体 , 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 是书法中的一大特色 。草书在我们看来可能略显潦草 , 可能有一种看不懂的感觉 , 但是草书并不是乱写一气 , 它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 就像上面说到的一样结构简省 , 笔画连绵 , 它的每一个笔画带钩连 , 包括上下钩连和左右钩连 , 也是很有美感的 。
书法字画|草书是如何发展的?从汉代开始出现,到唐朝更加飘逸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草书从汉代出现 , 随着朝代的演变 , 草书也在不断的进化 , 到了现在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 草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 草书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简便书写 , 这种趋势是历史发展的必要 , 就像最开始的字体是甲骨文 , 后来演变为了繁体字 , 到如今就成了简体字 , 草书就是在这种时代下出现的 , 这满足了当时的需求 。
在草书刚刚出现的时候 , 因为它是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来的 , 它打破了隶书的规整 , 但又保留着隶书的一些特征 , 与以后的草书相比字与字之间还有分开的 , 偏扁 , 这就是章草 。章草起于西汉 , 在东汉时期兴盛起来 , 后面逐渐没落 , 到了元朝复兴起来 , 在明朝得到了蜕变 。
汉元成年间 , 章草书体被朝廷上下争相模仿 , 当时的皇帝特别喜爱章草 , 甚至要求当时的官员们写奏折要用章草 。当时章草掀起了一股狂潮 , 也出现了一批写章草特别好的文人们 , 唐朝的一位名叫张怀瓘的文人他将张芝、杜度、崔瑗的章草列为神品 , 将张昶的章草列为妙品 。张怀瓘《书断》中说:
书法字画|草书是如何发展的?从汉代开始出现,到唐朝更加飘逸】"章草之书 , 字字区别 , 张芝变为今草 , 加其流速 , 拔茅连茹 , 上下牵连 , 或借上字之终而为下字之始 , 奇形离合 , 数意兼包 。"
这句话的意识是章草这种书法 , 字与字之间是分开的 , 张芝把章草变成今草 , 加快了写字的速度 , 上字和下字连接在一起 , 上字的尾笔与下字的开端相连 , 参差不齐 , 这正是章草与今草不同体势和运笔的概括 。
书法字画|草书是如何发展的?从汉代开始出现,到唐朝更加飘逸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今草又称为小草 , 是由章草演变来的 , 与章草相比 , 今草 , 脱去隶书笔画行迹 , 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 , 偏旁部首也做了简化和互借 , 字形也由偏扁逐渐演化成纵长 , 参差不齐 , 大小交错着 , 字体之间由章草的字字分开转变成了偶有牵连 , 这样书写节省了时间也更加便捷 。纸张的普及 , 推动了章草向今草的演化 。
晋代《济白守残纸》、《为世主 残纸》及卫瓘〈顿州帖》、陆机《平复帖》等章草作品 , 均有向今草过渡的明显趋势 。对于今草具体起源在什么时间有不同的说法 , 共有两种说法 , 一种是今草起源于汉朝末年的张芝 , 另一种说法是今草起源于东晋的王羲之 , 现在有一种达成共识的说法那就是张芝的今草是起源 , 因为当时的书法已经笔势流畅 , 不局限于章法了;王羲之的今草是完善 。
今草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王羲之 , 代表作品有《初月帖》、《宦远帖》、《寒切帖》、《此事帖》、《七月都下二帖》、《妹至帖》、《旃罽帖》、《瞻近龙保二帖》、《行穰帖》、《游目帖》、《长风贤室四飞白三帖》、《上虞帖》、《其书帖》等 , 还有《十七帖》刻本 , 还有很多地方刻印的王羲之字帖 。王献之还有王慈等人的今草作品也很有名 。
书法字画|草书是如何发展的?从汉代开始出现,到唐朝更加飘逸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到了唐代今草更加的潇洒飘逸 , 被称为狂草 , 它是由今草向狂肆的方向演化而成 , 笔势连绵 , 放纵不羁 , 一笔数字 , 气贯隔行 。它与今草相比更加简便 , 有种一气呵成之势 , 狂草给人的感觉与上面两种感觉完全不同 , 它更加狂放 , 很有气势 , 更加活泼 。古人对狂草的评价是"或敛束而相抱 , 或婆娑而四垂 , 或攒翥而整齐 , 或上下而参差 , 或阴岭而高举 , 或落择而自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