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都认为我们中国文化是讲究实用主义,最典型的就是经世致用,凡事不能利国利民,没有实际用处的事务就加以摒弃。
其实经世致用思想是对空谈无用的一种拨乱反正,只是稍微有点过度,没有用中庸的思想加以调和。
事情也要做,人也要有精神追求,我们的先人就是这么做的。
中国文化的源头充满了先人的浪漫与智慧,他们用神话传说的方式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宏大鲜活的世界。
文章插图
一、夸父的身份之谜
最早提到夸父这个人的,是《山海经》。
书里说:“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
夸父,中的“夸”是指高大的人。“父”,专门指男子。所以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夸父是一位身材相当高大的男子。
夸父的外貌也很特别,在双耳和双手上各有两只黄蛇。以此推断,夸父应该很擅长训蛇,高超的训蛇技巧,更像是少数民族特有的技能。
文章插图
《山海经》里提到夸父的内容有两处。
《山海经·海外北经》里说:“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这段情节很简单,就是说夸父追日,追到了以后特别渴,喝光了黄河、渭水,还嫌不够,又到北方大泽去喝水。夸父还没到大泽,就已经渴死了。他随身携带的手杖化为了桃林。
而《山海经·大荒北经》却有一段跟前面情节完全相反的故事: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这里是说,夸父不是渴死的,而是被应龙(古代神话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亦作黄龙。有呼风唤雨之能。)杀死的。
同一个人怎么可能死两次,《山海经》的记载太不靠谱了。
专门研究古代神话的袁珂先生曾提出:“以玄理释神话,未免失之。盖夸父乃古巨人族名,非一人之名也”。
就是说,《山海经》中提到的夸父,不是两位,而是同一个人。
有一种法是夸父即帝榆罔,大约与黄帝同时,是末代的炎帝。
既然我们是聊夸父逐日,那我们就取《山海经》里前面的故事。
二、夸父为什么要逐日
一直以来,很多人把《山海经》当做一本神话传说来看,认为这本书只记载了一些幻想中的异兽和传说。
其实《山海经》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虚构。
《山海经》从战国一直写到汉代初年,历经多人之手汇聚编写而成。保存有大量的神话传说,还涉及到学术领域的方方面面,包括宗教学、哲学、历史学、民族学、天文学、地理学、动植物学、以及医学等等。
但是随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脚步,我们发现了《山海经》中记载的事物和事件时确有其事的。
比如近年来发现的鹰嘴龟,又叫大头龟,其实是《山海经》里记载过的玄龟。
文章插图
玄龟
文章插图
鹰嘴龟
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凌纯声先生认为,《山海经》是以中国为中心,东及西太平洋,南至南海诸岛,西抵西南亚洲,北到西伯利亚的一本古亚洲地志、它记录了古亚洲的地理、博物、民族宗教等多方面的宝贵资料。
如果我们把《山海经》当成一本具有真实意义的书来看,就会对“夸父逐日”这个神话传说提出疑问,夸父为什么要逐日。
在晴好的天气里,我们经常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却从来没有人想过要逐日。
有这个念头的人有可能有点疯癫。而《山海经》似乎也没有必要花费篇章去记载一个疯子的行为。
【 夸父逐日其实并不是你以为的神话,而是一场旷世上古大灾难
推荐阅读
- 太极生两仪,胶佬弄“两极”
- 人死后为何一定要停尸三日?这并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学道理
- 创意来源于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
- 9个冷知识:你以为鲁迅是个呆板的人?其实他是个潮男
- 俗语“书到用时方恨少”其实还有下半句,读罢让人更扎心
- 古人难道只会斗鸡斗蛐蛐其实古人能斗的动物还很多!
- 五本剧情宏大,视角独特的佳作书荒不用慌
- 贾母带刘姥姥参观大观园,其实是苦心孤诣教育子孙,可惜没人警醒
- 隋唐真正好汉,并不是秦琼,以下就是隋唐当中的三个半好汉了
- 因为李秋水,段誉和虚竹其实还是亲戚!他们之间的关系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