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再谈“大秦帝国”:秦国何氏?始皇称呼?


秦朝|再谈“大秦帝国”:秦国何氏?始皇称呼?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前几日 , 笔者《〈大秦帝国〉画蛇添足 , 称屈原为“芈原”》一文 , 受到不少网友关注 。
这篇文章主要讨论了先秦时期“男子称氏”“女子称姓”这个问题 , 解释屈原不应该称其姓这一问题 。
而不少网友由此出发 , 开始讨论秦始皇的姓氏 。
网友观点
这里面有很多观点 , 除了固持今日习俗 , 称其为嬴政的观点外 。主要还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 , 认为秦国自立国就和赵国同宗 , 都是赢姓赵氏 , 所以应该称其为“赵政” 。
第二种观点 , 秦国应该是秦氏 , 秦始皇生于赵国 , 而称赵氏 。
第三种观点 , 实在难以评论 , 大家自己看:
司马阉人不说也罢!连姓氏由来也不说 , 搞毛线 。说人家王室嫡系有祖传的氏就错了 , 命氏命氏啥叫命氏?氏为神圣 , 首领 , 胙土命氏就是封一地首领 , 秦始皇废分封之后你觉得还有氏吗?因生赐姓 , 生于赵当然姓赵 , 氏赵可能吗?就像商鞅 , 姬姓 , 又叫卫鞅 , 公孙鞅 , 商鞅啥意思:姬是老祖宗的姓 , 生于卫地又姓卫 , 又是卫国公侯之孙所以叫公孙 , 介于姓与氏之间 , 封于商地是为氏商 。
基于网友提供的宝贵指教 , 先将自己的思考整理如下 , 绝非定论 。不同意见的网友可以交流 , 但不要谩骂 。
秦朝|再谈“大秦帝国”:秦国何氏?始皇称呼?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有关姓氏的几点共识
首先 , 我们应该确定几个共识 。
第一 , 先秦时期 , 男子称氏 , 女子称姓 。
宋·郑樵云:“三代之前 , 姓、氏分而为二 , 男子称氏 , 妇人称姓 。”
明末顾炎武:“男子称氏 , 女子称姓 。”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男子称氏 , 女子称姓 , 此周之通制也 。……讫于春秋之末 , 无不称姓之女子 。”
第二 , 我们这里所说的例子 , 都是先秦时期的贵族 , 而非先秦时期的庶人 。
宋·郑樵云:“氏所以别贵贱 , 贵者有氏 , 贱者有名无氏 。”
顾炎武:“最下庶人 , 庶人无氏 , 不称氏 , 称名 。”
第三 , 姓标明血缘关系 , 不会随便更改 , 氏可以在后世改变 。
顾炎武说:“氏 , 一传而可变;姓 , 千万年而不变 。”
如果姓也可变 , 那么“姓”怎么能够用来区别婚姻 , 如何形成“男女同姓 , 其生不蕃”的观念?
因此 , 第三种观点 , 不攻自破 。甚至将“公孙”也当做姓氏之一 , 更是可笑!而自己却趾高气昂 , 蔑称太史公 , 更显小人之态 。
秦国之氏
为了弄明白 , 秦始皇的称呼 , 我们首先要弄明白秦国之氏 。
首先 , 网友观点 , 一曰赵氏 , 一曰秦氏 。其实这两种观点 , 文献中都有 。
认为秦国是赵氏者 , 以《史记》为主 。《史记》云:“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 , 为赵氏 。”
《史记·秦本纪》云:“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 , ……西巡狩 , 乐而忘归 。徐偃王作乱 , 造父为缪王御 , 长驱归周 , 一日千里以救乱 。缪王以赵城封造父 , 造父族由此为赵氏 。”
基于此 , 清人洪亮吉云:“此秦氏赵所由来也 。”
日本学者泷川资言也说:“缪王以赵城封造父 , 造父族由此为赵氏”之事“是秦之所以氏赵” 。(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卷六《秦始皇本纪》) 。
可见 , 主要观点都是基于《史记》记载 , 而认为秦国为赵氏 。
秦国赵氏的疑问
但实际上 , 这种观点很有问题 。郑樵《通志·秦纪》明确指出“司马迁不通姓氏学” 。
首先 , 我们来看《史记》记载“造父受封之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