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从学:九次负伤,因作战勇敢两次“肃反”而没有被杀,本拟授少将军衔陈毅为他鸣不平而改授中将( 四 )


接连挨打的日伪军恼羞成怒 , 于4月17日拂晓 , 从扬州等地出动700余人 , 携炮3门、重机枪5挺、轻机枪30余挺 , 分两路向六合东北金牛山地区突袭 , 第12团团部及第3营被包围 。梁从学此前常率部在此活动和驻守 , 他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 , 指挥部队连续冲锋 , 跳出了敌人包围圈 。接着率全团及旅侦察连迅速转入金牛山“梅花桩”式既设阵地 。日伪军尾追第12团 , 在金牛山反陷入包围 。这时 , 第2师令第5旅15团迅速部署于大井赵一带 , 警戒六合、金家集方向之援敌 , 保障第12团围歼金牛山之敌 。被围日伪军凭借火力优势 , 疯狂反扑 。梁从学指挥第12团依托既设工事顽强抗击 , 双方激战5个多小时 。至中午 , 日伪军已无力发起新的冲击 , 梁从学率第12团乘势发起反击 , 歼敌大部 , 残敌仓皇突围撤逃 。此战毙伤日军200余人、伪军300余人 , 乘胜收复了老子山、龟山等据点 。战后 , 第2师首长发来嘉奖令 , 副师长罗炳辉到第12团慰问 , 称金牛山战斗是第2师成立后的第一场硬仗 。
5月下旬 , 日伪军又出动5000余人 , 在飞机配合下 , 对津浦铁路东实施报复性“扫荡” , 同时破坏根据地人民麦收 。梁从学指挥第4旅采取避其锋芒、分散游击 , 择机集中、歼敌小股的游击战术进行抗击 , 先后作战20余次 , 歼敌500余人 。6月上旬 , 日伪军在遭受重创后退回各据点 , 其精心策划的“扫荡”被彻底粉碎 。
此后 , 梁从学继续率部转战于津浦铁路两侧 , 灵活机动地打击日伪军 。可就在此时 , 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却展开了向新四军的进攻 。1941年10月至11月 , 国民党军第171师等部相继侵占淮南路西抗日根据地的广兴集、周家岗、大桥等地 。陈毅于10月16日致电第2师:“我们退无可退、忍无可忍 , 危害抗日军民生存时 , 则我们站在抗日自卫立场 , 当作严正表示 。”根据这一指示 , 第2师决定自卫反击 , 由梁从学、王集成和第6旅旅长谭希林等5人组成临时野战司令部 , 统一指挥第2师的反击行动;梁从学率第4旅11团强攻大桥 , 第6旅16团在大桥以南新张家阻援 。
梁从学:九次负伤,因作战勇敢两次“肃反”而没有被杀,本拟授少将军衔陈毅为他鸣不平而改授中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941年11月 , 在收复大桥集战斗前 , 梁从学作战前动员 。
11月16日夜 , 梁从学率第11团隐蔽逼近并包围大桥 。根据大桥地形 , 他决定将主攻方向选在东南 。17日1时 , 他指挥部队突然发起攻击 , 迅速突破敌前沿阵地 , 占领大桥南端小街 。顽军两个营负隅顽抗 , 梁从学令部队先将敌分割包围 , 然后勇猛冲杀、各个击破 。经12小时激战 , 歼敌大部 。残敌突围后 , 被镇外伏击部队全歼 。此战共歼顽军800余人 , 夺回大桥 。第2师首长在祝捷大会上说 , 大桥战斗稳定了淮南形势 , 巩固了路西抗日根据地 , 挫败了顽军的嚣张气焰 , 提高了根据地军民反“摩擦”的信心 。第4旅11团因此被师授予“铁锤子团”荣誉称号 。
此后 , 梁从学率部在皖中大地东征西战 , 在与敌伪顽的错综复杂斗争中 , 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 出色完成“巩固路东 , 坚持路西”的任务 。1943年2月 , 他被提升为新四军第2师副师长兼第4旅旅长 。
江淮驰骋 配合主力
抗日战争胜利后 , 梁从学任淮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1946年7月 , 国民党军以重兵进攻淮南根据地 , 梁从学和军区其他领导一起 , 率部奋力抵抗 , 但终因力量悬殊 , 军区机关和部队被迫撤离 。9月 , 淮南军区撤销 , 梁从学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伤员归队处处长 。
1947年8月 , 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东野战军为重新开辟淮南根据地 , 派梁从学、孙仲德率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11师33团重返津浦铁路西 。梁从学再任淮南军区副司令员 , 孙仲德任副政治委员 。他们组织部队摧毁反动区乡政权 , 打击恶霸地主与还乡团 , 发动群众开仓济贫 , 建立民主政权 , 极大地振奋了群众革命热情 , 动摇了国民党统治基础 。国民党安徽省主席李品仙为此坐卧不宁 , 调集绝对优势兵力 , 企图围歼第33团 。梁从学、孙仲德率第33团时而分散 , 时而集中 , 灵活机动地与国民党军周旋 , 胜利坚持了游击斗争 , 保存了有生力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