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殿四周 , 在千仞危岩之上 , 建有雄伟的紫禁城 , 紫禁城又叫皇城 , 高达数丈 , 周长三里 , 筑墙的条石 , 每块重达五百公斤以上 。 从里看墙体向外倒 , 从外看墙体向里斜 , 工程浩大而又艰巨 。
这样庞大的整体构件是怎样铸造的?又是怎样运到1612米的顶峰之上的?这些问题成为武当山秀美风景中的难解之谜 。
铸造之谜
文章图片
武当金顶如何在海拔1612米的山峰上铸造出来 , 今人给过很多猜测和解释 。 有人认为 , 它的基本零件是在平原上铸造完成的 , 然后被工人搬上山再逐个焊接起来 , 因为考古学家在当地发现了一些铜渣 , 很可能是当时焊接时留下的 。
【金殿|武当山金殿神灯竟能六百年不灭,感应雷电,至今无人破解!】这种说法在明嘉靖年间的《武当山志》中有过记载 。 记载称 , 永乐十四年(1416)九月初九 , 朱棣下令将在北京铸造好的金殿构件 , 经过京杭大运河 , 沿长江、汉水 , 最后运抵武当山 。
构件全部运齐后 , 工匠们再将金泥涂在需要焊接的接口处 。 所谓金泥 , 就是金子和水银的熔合物 。 这种熔合物被涂在接口处之后 , 还需要用炭火烘烤 。 水银遇热挥发 , 便只留下了金子粘住接口处 。 这也是为什么金殿没有焊接痕迹的原因所在 。
神灯不灭
文章图片
凡是去金殿参拜的信众和游客 , 都会看到殿内的神灯长明不灭 , 即使殿外狂风大作 , 殿内神灯火苗却一丝不动 。 大殿自1416年建成 , 到今天已经逾600年了 , 神灯从未熄灭过 , 这是什么原因呢?相传是因为殿内有“避风珠”在为其避风 。
其实不然 , 它是我国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和聪明智慧的结晶 , 今人经过考察 , 发现整个大殿严丝合缝 , 三面密不透风 , 任何气流在其中都无法实现对流 , 风到殿门 , 又被反弹回去 , 所以殿外狂风暴雨 , 殿内神灯不闪不摇 , 于是便有神灯不被风吹灭的现象 。 更为奇妙的是 , 神灯的灯油都被储存在大殿的夹墙之内 , 那里的空间足够容纳千余斤灯油 , 可以源源不断供给 , 于是神灯得以长明不灭 。
金殿三大奇观
文章图片
武当山是道教名山 。 据《大岳太和山志》记载 , 早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贞观年间 , 就开始在武当山兴建五龙祠 , 宣扬道教 。 道教 , 形成于东汉晚期 , 尊东汉末年张道陵为创始人 , 奉老聃为教祖和天神 。 武当山的道教 , 敬奉“玄天真武上帝” , 据说武当山就是由“非真武不足以当之”而得名 。
相传 , 明代朱元璋打天下时 , 在武当山被元朝兵马围困 , 只得退守山顶 。
当时山顶有个小石庙 , 庙里供着真武祖师 。 朱元璋磕头祷告:“北海玄天真武祖师 , 保佑我冲下山去 , 得帝以后 , 我住什么房子 , 你住什么房子;天下百姓朝拜我 , 一样朝拜你 。 ”说罢 , 武当山刮起一阵怪风 , 成群的虎豹满山奔跑 。 山下元兵围困了几天 , 不见朱元璋影子 , 以为其早被野兽吃了 , 就退守撤围 。 朱元璋以为真武大帝显灵救了自己 , 他临死时 , 把四太子朱棣和太孙允炆喊到面前嘱咐:“武当山真武祖师保佑我打了天下 , 你们要把武当山庙字和京城宫殿修得一样好 。 ”
公元1398 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后 , 建文帝即位推行“削藩”策 。 此时 , 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靖难” , 经过四年战争攻入京师 , 称号永乐 。